共有1042个相关内容

雨水多常见渗漏 责任难分对与错

上周末香港突然遭遇了倾盆大雨,尤其是将军澳和西贡区。在短短一小时内,这两个地区的降雨量超过了140毫米,打破了纪录。 笔者收到住在西贡区的亲戚的求救,严重的情况下,房子里漏水得快变成了游泳池! 轻微的则是天台或窗边漏水。在大风大雨期间,漏水问题往往最严重,但即便在平时,笔者也时常接到客户或亲朋好友的咨询:遇到家中漏水,应该如何处理?如何追究赔偿? 首先,当然是找出漏水的源头。最常见的情况是窗户或冷气机周边的密封老化,导致水渗入;这种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相对来说是较幸运的。 更麻烦且常见的情况是墙内的水管漏水,尤其在浴室或厨房。这种情况需要拆除部分墙壁进行维修,可能会造成室内一片混乱,维修时间也可能很长,费用自然也会比较高昂。 如果是新楼,还可以向开发商汇报,因为一般有三年的保修期。虽然这样可以免除维修费用,但在维修期间,房屋的许多地方可能无法使用,这难免会带来许多不便。 最棘手的情况是漏水的源头不在自己家中,而可能来自屋外。这时需要确定问题的源头在哪。最简单的方法是关掉全屋的水喉30分钟,记录关前和关后的水表读数。如果读数在关掉后仍然上升,那就说明水喉漏水,而源头可能不在自己屋内。 如果漏水的源头不在屋内,那问题就可能出在邻居那里。但要准确找到源头是哪一户,这并不容易,其他业主通常没有动力帮你查找源头,甚至可能为了逃避责任而故意不合作。这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棘手。 如果需要,业主可以向物业管理处寻求帮助,甚至可以打电话给1823,向渗水办投诉!渗水办是由食环署和屋宇署联合成立的机构,负责帮助调查漏水源头。他们有权向法庭申请手令,强制进入住宅进行检查。 除了漏水会影响日常生活,物业买卖过程中也经常遇到漏水问题及责任纠纷。新买家在收楼后才发现单位存在漏水现象,心中自然感到不快,但在实际操作中,要追究前业主的责任并不容易。 首先,一般市场上的买卖合约通常规定以现况交易,买家除非能证明前业主故意疏忽,导致漏水损失,否则胜算很低。 此外,如果漏水源头在邻居家,前业主也不一定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在购买二手房时,最好向业主查询该单位是否有漏水记录。如果业主隐瞒漏水事实,可能涉及失实陈述,这样追究责任的机会可能会更大。 因此,在看房的过程中,要仔细留意每个地方的细节,并使用可靠的房地产代理协助,这会更加有保障。

BLUE COAST热卖 楼市见曙光

自从二月底彻底取消楼市「辣招」以来,楼市明显活跃起来。尤其是一手房市场,在三月份总成交量达到4,123宗;不过,成交集中在中小型单位上。 三月份成交量最大的楼盘是日出康城的Season Place,共售出540套单位;其次是恒基在深水埗的Belgravia Place,售出410套单位;泰峰位于坪石区,成交324套单位,排名第三。这三个楼盘都以中小型单位为主,售价在700万以下的单位普遍畅销,一旦售价超过1,000万,需求就显得相对疲软。 上周,长实在黄竹坑站推出其上盖物业BLUE COAST,首轮发售422个单位。该物业以大户型为主,起价1,000万,平均售价为1,850万。尽管推出时的平均每平方呎售价为21,968元,相较于同区其他近期楼盘的开盘价有近三成的折扣,此举在市场上造成了不小的震动。 然而,在当前楼市主要以满足刚性需求和自住为主的环境下,对于BLUE COAST能否迅速售罄,市场意见显著分歧。 BLUE COAST首轮发售取得显著成绩,成功售出413个单位,占全部可售单位的98%。此次发售使发展商套现近75亿港元,创下了2013年4月《一手住宅物业销售条例》实施以来,单月成交金额最高的新盘记录。 此盘开售当天,人潮涌动,售楼处人满为患,排队等待登记的买家长龙甚至延伸到了商场外的天桥及对面的港铁站,场面极为壮观。 最值得关注的是大手买家的表现,项目分为F、A及B组。F组主要是购买5至8套单位的买家,共有15组客人登记,其中3组各购买了8套,其余12组各购买了5套,F组总计售出84套,约占总销售量的20%。 前线同事报告,几乎所有F组买家都是普通话使用者,其中一些已持有香港身份证,而另一些则仅持有内地身份证明。A组的买家可购买最多4套单位,此组共售出219套。F组和A组的大手买家共售出303套,占所有可售单位的72%;这两组中,内地客户的比例同样非常高。 由此可见,在「撤辣」政策的影响下,不少国内客纷纷来港寻找合适的房地产投资机会。实际上,全球很多受国内人士欢迎的大城市,都对外国买家征收相关税项:英国为2%,澳大利亚在6%到10%之间,新加坡高达60%,而加拿大的一些热门城市甚至对外国人购房设限。相比之下,香港对外国人购房并没有特别的征税措施,买卖自由且没有限售政策,这样的开放环境无疑极具吸引力。 大手客的表现给我们另一个重要启示:只要价格和份量吸引人,即使平均楼价高达1,850万,也能吸引投资者的眼球,促使他们重新投入楼市投资。这为楼市的发展注入了重要的信心! 笔者认为,本地的购买力无疑受信心影响,目前尚未完全释放。但只要发展商的存货持续减少,降价促销的压力减轻,市场信心将逐渐恢复。这种情况下,楼市有望展现出一线曙光。  

优惠政策欠周全 爱你变成害你

上周,笔者向你们介绍了美国夏威夷居高不下的物价。近日,美国联储局官员又“放鹰”,意味着可能降息再次被推迟。 在途经东京转机前往夏威夷的漫长旅程中,笔者有大量时间观看电影。这次选择了长达三个半小时的《花月杀手》,讲述了美国白人如何巧妙地从美国印第安人手中夺取土地和资源。 在片中,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主演的William鼓励让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扮演的Ernest迎娶印第安女子Mollie,并通过一系列阴谋杀害Mollie的家人,以便将家族财产转移到Mollie名下,最终毒害Mollie以便Ernest继承这些财产。这部电影不仅是对个人悲剧的描绘,也是对历史上这类事件的反思和批评。 剧情背景是1920年的俄克拉何马亚洲,当时当地的白人互相勾结,谋财害命无法无天,原住民的惨况,这样的历史背景激发了我对夏威夷土著遭遇的深入了解。 夏威夷在1898年正式并入美国成为准州之一,虽然权力交接过程中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但据说这是通过公投完成的。 然而,在夏威夷,我仍然看到不少土著居民在家外悬挂支持独立的旗帜。公投的实际运作过程值得深思。 此外,我发现有些地区被划成为“原居民保护区”。据导游说,这些区域楼价超平,因为买家必须拥有最低限度10%的原住民的血统! 只需几十万美金便有交易! 不过,此款房屋的共通点就是比较残破,因为许多买家的收入并不高,缺乏资金维修; 日积月累,自然失修令价值下跌。 这种情况,和香港的居屋情况相似,由于买家有收入限制,而且也需要补地价才能出售,令物业的价值未能有效释放。 怪不得香港有不少学者建议将居屋补地价取消,才能使市场机制有效运作! 另一个原居民优惠是入息保障,他们的入息若低于政府设下的水平,可向政府申请补足差额;结果令许多懒惰原住民只工作半年,甚至自愿失业,以免影响政府的补贴。 有些人认为种种优惠都是糖衣毒药,包藏祸心,目的是弱化原住民,难怪现在的原住民只占总人口的10%,无论对印第安人或夏威夷土著,都是不怀好意,只是手段不同! 香港现已回归祖国,这让大家免去了被外国人剥削和伤害的担忧。然而,我们也需要警惕政策可能带来的反效果,避免初衷良好的政策产生意料之外的负面影响。务必要在实施政策时保持审慎,以免“好心办坏事”。

中央重招救楼市 置业信心可挽回

4月30日,中国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强调需要“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屋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这是国家最高层罕见地发文,明确表示要解决房地产问题。正当大家猜测研究结果何时会出台时,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于上周五5月17日公布了相关结果。 具体措施包括四点,首先设立3,000亿再贷款额度,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与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的未出售商品房,并改为保障性住房。以60%在贷款比率推算 ,可带动5,000亿的银行资金去收购发展商手上的房屋。 这3,000亿也是国家真金白银拿出来支持房地产复苏,对重振大家的购房信心有莫大帮助;尤其是今次出招非常快 ,此次政策从提出到落实仅用了17天时间,坊间就有人估计这主意必须来自中国最高层。 既然如此,中央救市的决心已定。尽管有人认为3,000亿的金额对于超过7万亿市值的待售商品房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笔者认为这只是一个引子。配合另外三项措施,可以有效带动市场的购买力。如果计划效果良好,不排除进一步追加资金的可能性。 拯救市场还有额外三招: (一)降低全国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比率,首套房降至15%,第二套房降至25% (二)取消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贷款利率由市场自由竞争决定 (三)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五年以上利率为2.85% 这些措施结合起来,成功传递了楼价“触底”的讯息。买家的首付和利息支出大大降低,使得购房变得更加轻松,入市更加容易。 反观香港,情况也有些相似,大量房产积压需要消化。笔者认为香港政府可能会跟随国内的步伐。一旦取消所有限制措施后,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香港政府实际上还有很多对策可用。 例如,笔者在五月初曾建议类似于沪深港通的措施,与内地人士开通一些配额,或允许通过高才通或优才计划入境香港的人才合法调动资金来港置业,这样楼市的库存问题自然可以解决。 因此,随着中央推出重磅措施,香港官员也会大胆效法,大家不用太担心。

非加拿大公民不能在加拿大买房了?这些群体享有豁免权!

为了提高加拿大人民的房产购买能力,加拿大总理特鲁多(Trudeau )于2023年宣布实施为期两年的非加拿大籍人士购买住宅物业限制令。  本该于2025年1月1日结束的买房禁令,却在今年2月宣布该禁令被延长至2027年,以增加当地的住宅供应,并缓解加拿大正在面临的白热化房地产市场。 因此,自2023年起,非加拿大籍人民和外国营利性企业无法在这四年内,购买加拿大非休闲住宅物业。  所有非法购房者将被罚款高达1万加元(约合5.75万港元),而涉及非法购房交易的第三方也同样会被惩罚。  哪个群体将被影响?  所有非加拿大公民将涉及在内,无法在加拿大购买住宅房屋。  但是,以下群体享有豁免权,仍可在加拿大买房:  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  未成立于加拿大法律或加拿大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由非加拿大公民控管的公司  国际学生 持有有效工作签证并在加拿大工作过的外籍工人(之前的纳税申报表和工作经验已被废除)  已定居在加拿大的外交官、领事官员和国际组织成员  具有临时居民许可证的外国人(包括难民) 实施限制令后,哪些房屋不能被购买?  限制令中的“住宅”涵盖独立屋、半独立屋、联排别墅以及三户以下的公寓楼。   然而,非加拿大公民仍可购买休闲和娱乐房产。  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买房的好机会  虽然外籍人士在加拿大购买房地产更具挑战性,但这为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制造了一个竞争力较少的房地产市场。  随着延长外籍买家的买房禁令,加拿大公民将更有能力负担当地的住宅房屋,为增加自己的房屋资产。  政府也可以确保房屋被用作民众家庭居住,不会成为投资用途的资产类别。  加拿大先前推出的房屋无限购买和贷款的政策,对外籍买家来说,无庸置疑地是个吸引力极大的投资地点。  可是,禁止外国人购买非休闲住宅物业的四年禁令,可能会让外国买家对在加拿大产缺乏信心。   无论如何,这项新政策对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而言,会是个投资房地产市场的绝佳机会。  

楼市格局变 代理要变通

今天想先跟大家讲一个故事,沙田第一城有位资深的代理A君,他是区内数一数二好生意的经纪,主力做第一城的二手买卖。 楼市撤辣后他在与一位买家跟业主签买卖合约时,业主临场反价,结果不欢而散! A君虽然少做一单,但也无可奈何地将客人带到九龙区一个正在热卖的新盘示范单位。 结果客人一见钟情立即成交,还非常感谢A君的介绍。因为价钱差不多,由原来买40年 楼龄的旧楼,变成买新楼。而且,不但不用付佣金,经纪还有现金回赠,明言以后会再介绍更多亲朋好友予A君。 原先业主只同意支付一半的佣金,导致与买家的总佣金仅为6万多,与此相比,新盘的实际佣金收入却高达16万多,存在巨大差距。A君威胁称将会把更多的二手客户引导至新盘。 撤销限购政策后,二手房业主对于反价封盘的现象较为普遍,但实际上,急售情况并不多见。相反,对于不急于出售的业主来说,他们更倾向于维持价格或稍作调整后再封盘。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手房源的供应仍然十分充裕,且价格相对较低,选择范围广泛。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改变。 仅在三月上半月,一手房交易量就已超过了2,000套,这清楚地显示了市场对于一手房的高度需求。据市场消息透露,上半个月一手房的佣金收益已接近3亿,相较去年某些月份仅为1亿左右的佣金收入,可谓收益丰厚。 因此,那些仍然专注于二手房交易的代理人可能会遭遇较大的挑战。此外,近十年来加入行业的代理人更多地专注于为居住者提供服务,而不是处理投资者或投机者的交易。 他们对于一些问题,如客户购买多个单位、如何通过有限公司购买房产来降低风险、以及应该选择哪种类型的物业等等,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 除了投资客,国内买家也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客户群体之一。如何吸引他们?如何跟进?这是另一门学问。国内流行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与Facebook或YouTube等平台的操作方式有所不同。 作为代理人,必须紧跟时代的变化。客户来源已经改变,购房程序也在改变,不能仅局限于熟悉的小区。扩大业务范围,可能需要与其他地区的同行合作。 数字化转型的改变使得新人更容易被认可,过去成功需要多年经验,而现在新人懂得利用各种数字化平台和社交媒体,可以更轻松地脱颖而出。然 而,有经验的从业者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快速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利用新的手段,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因此,他们必须加快脚步,迎头赶上,否则只会被淘汰在后头!

阿联酋投资签证指南:一次掌握所有信息!

阿联酋,坐落于阿拉伯半岛东南部,以其蓬勃发展的经济、奢华的生活方式和多元文化的社会而闻名。近年来,该国已成为吸引外国投资者和企业家的热门目的地。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阿联酋成为全球资产配置的理想目的地。 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和多元化,阿联酋推出了多项投资者签证计划,为符合条件的海外人士提供获得居留权的机会。 1. 房地产投资者签证 阿联酋的房地产投资者签证允许外国投资者通过投资阿联酋房地产获得居留权。购买的房产类型可以包括住宅、商业或其他类型。  此类型签证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房地产投资最低金额 可续约次数 2年房地产投资者签证 75万迪拉姆(约150万人民币) 可以续约两次,每次续签两年 5年房地产投资者签证 200万迪拉姆(约400万人民币) 可以续约一次,续签后可获得三年居留权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必须投资位于阿联酋境内已竣工的住宅物业,并支付至少50%的房产款项或全额支付。 2. 黄金投资者签证 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基金或公司的公开投资获得黄金居留权,该渠道包括: 将多达200万迪拉姆(约400万人民币)存入认证的投资基金。  拥有价值200万迪拉姆(约400万人民币)的阿联酋公司或公司股份。  拥有一家每年缴纳税款不少于25万迪拉姆(约49万人民币)的阿联酋公司。  拥有一家阿联酋公司的股份,但持股比例不得低于该公司每年缴纳的税款总额,至少25万迪拉姆(约49万人民币)。  需要注意的是,你必须要证明用于进行合格投资的资本完全属于自己,而不是来自借贷或抵押。 阿联酋投资者签证的资格要求  年满21岁以上  拥有有效护照  无犯罪记录  具备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自己和家人在阿联酋生活  投资符合条件的资产  必须在阿联酋拥有至少一年有效的健康保险,并且可以续保 家庭成员的资格要求  这两种签证允许申请人将家庭成员纳入申请,其中包括:  配偶  子女(不限年龄)  父母  兄弟姐妹 (适用于学生类别下的申请人,前提是这些兄弟姐妹是学生父母的受抚养家属并且在阿联酋居住) 阿联酋居留权所需文件  所需的文件将根据申请人的具体情况和所属的具体申请类别而有所不同。但,以下这些文件是基本上所有申请人都需自备的必要文件:  有效的护照复印本(有效期不能低于6个月)  近期拍摄的白底护照照片  主申请人以及其一起申请签证的所有家庭有效健康保险  证明家庭关系的文件,例如:孩子的出生证明和配偶的婚姻契约证件  阿联酋投资者签证为有意在阿联酋投资和生活的海外人士提供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选择。通过该计划,投资者可以获得居留权,享受阿联酋提供的各种便利和优势,并为其家庭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未来。 

征收资产增值税 楼市股市雪上加霜

上周,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参与了一档广播节目,对财政预算进行了咨询。许多市民关心政府的税收和财务状况,并提出增加税种的建议。  陈茂波回应称,资本增值税已在研究范围内,他表示在实施前必须进行充分的社会讨论,以避免发生“因增而减”的情况。  笔者了解到财政司目前面临的困境。在楼市和股市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今年财政赤字可能会超过1000亿港币。  然而,土地招标不断流标,甚至政府规划的北部计划也会受到影响。发展商也更倾向于让政府以低价格收回农地,也不愿意支付昂贵的土地溢价费用。  可以预见,如果楼市不迅速活跃起来,房价将继续下跌。而实施“明日大屿” 计划的资金(至少6210亿港币)将从何而来?  问题的关键在于,资产增值税可能带来多少收益?又可能带来什么副作用呢?  笔者以及市场上的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政府不大可能对所有资产都征收税项。笔者猜测财政司在考虑取消所谓的“辣招”税时,可能会考虑对那些通过短期炒卖物业而获利的业主征收这一税项。在许多发达国家,都有类似的安排,例如在日本,如果业主在出售持有不超过5年的物业时,就需要缴纳净收益的30%作为税金。  与“辣招”特别印花随税(SSD)相比资本增值是有一些区别的。SSD是一种税收,无论物业交易是否获利,都是要征收税款的。这一位意味着在楼市下跌时,即使业主在交易中亏本,他们仍  这对于那些由于特别需求而不得不出售房产的业主来说可能是不公平的。 对于那些进行短期交易赚取利润的业主而言,资本增值税仅在他们实现利润的部分征税,这似乎更为合理!  然而,一旦采取这种做法,投资者很可能会感到担忧,因为他们担心未来税收范围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今天可能是只针对拥有不到3年房产的业主,而明天可能变成对拥有不到5年房产的业主征税。在楼市已经非常疲软的情况下,这一措施只会促使业主加速出售投资物业,进一步打击房价,同时在市场上减少可供租赁的房源。  另一方面,政府不断引入"高端人才"。在预期楼市下滑的情况下,这些"高端人才"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租房而非购房。这样一来,房屋租金很可能继续上升,因为这些"高端人才"缺乏购房的动力。  目前政府需采取措施来稳定楼市,上一次的 “减辣” 力度明显不足以刺激交易量和提振楼价。为了促使香港市民在购买和投资物业方面更具信心,政府应该迅速取消所有对投资物业的限制性税收政策。  过去的减税政策似乎未见明显效果,因此需要更为有力的举措,以使投资买房和租赁变得更有吸引力和利润可期。  政府有必要考虑将银行中的定期存款注入楼市,这将有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反之,若实施资产增值税,可能导致资金进一步流出楼市,使楼市陷入更为困境的境地。卖地流标的情况可能会持续,补地价的案例也会减少,这对政府财政将产生负面影响,实际上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  在此时,笔者相信财政司会在听取社会各界的讨论后做出明智的决策。在当前的香港环境下,实施资产增值税可能并不适合,因为这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楼市的不景气。

香港上车置业 未必如报导难

在香港置业,尤其是年轻人购房,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现象在全世界的大城市都属于常态,并不罕见!  笔者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不少置业难的报道,当中会引用不少指标去证明这种现象,部份指标可谓相当吓人,例如置业负担指数达72%,看似非常严重!   首先,此指数是根据一个面积45平方米(约480平方呎)单位的楼价,以7成按揭,20年供款计算出每月的按揭供款,再除以私人住宅家庭收入中位数而计算出来。   现时全港平均楼价约每呎$15,000,480呎的单位即是约$720万,每月供款以3.75%计算,平均每月供款约$29,000,而相关家庭入息中位数为$40,200,所以计算出来便是约72%。  这个数字表面上看似合理! 但当中有些细节大家不妨细心考虑一下。 首先,全港的私人自住单位有超过60%是完全没有按揭,这指数是假设大家都有70%按揭,已经是没有反映大多数的情况。   大家可能会认为指数虽然未能反映全港情况,但年轻人首次上车置业绝大多数要按揭,也能反映他们的困难! 但是$720万的楼价,也是个全港的平均数。如果年轻人上车,多数会选择较易负担的新界楼。  根据2023年底差饷物业估价署的资料,45平方米的住宅在新界的平均价是约每呎$10,300,总价在$500万左右,如果用此楼价计算出来的负担指数,就下降至50%左右,相对于原先的72%就更加能够反映上车的真实情况!  另外一个经常被引用来证明置业难的指标就是香港连续13年,成为全球楼价最难负担的城市榜首。此指标说2023年香港的楼价相对入息比率为18.8倍,即香港人要不吃不喝约19年,才可以成功置业。  这比率远高于第二位的澳洲悉尼(13.3)及第三位的美国三藩市(12)。 这种直接比较很容易发生很大的偏差,就以悉尼及三藩市作比较。这些城市的税率非常高,高收入人士的入息税往往超过40%;反过来,香港的税率最高也只是15%。  香港置业人士可动用的税后收入远高于悉尼及三藩市。 若将指标改为税后收入,香港的指标会变为22倍,而悉尼也是22倍,三藩市则是20倍。 况且香港有约一半人居住于政府的资助房屋,比率也是远高于欧美等国家,用全民收入平均数计算也会令指数容易产生误解!  笔者提醒各位,在阅读各类指标时,必须小心了解其背后的定义,才能完全避免以偏概全,真正了解事实的全部! 

撤辣带动成交 炒风重现欠条件

自从政府在二月底取消一切楼市的需求控制措施之后,成交量大幅提升,尤其是一手新盘,由2月28日至3月10日,共12天时间,市场新盘成交已经有1,702宗。 而且,不是集中在个别新盘,而是百花齐放。 其中位于石硖尾的Belgravia Place有超过300宗成交,另外就是港岛区的The Holborn、九龙区的Baker Circle. Greenwich及维港1号、新界区的星凯堤岸都有近百宗成交,其余分散在各区的货尾单位都有成交! 最新数据显示,周末在只卖货尾的情况下,一手房源依然吸引力十足,单日成交达到301宗,销售势头持续攀升。若这一趋势持续下去,预计三月份的总成交量将超过3,500宗。 回顾2023年全年一手成交仅为10,650宗。相比之下,这数字已经超过了过去两年平均水平的1/3。根据分析,2024年全年的一手成交预计将突破20,000宗,远超过过去10年平均每年的15,900宗。 至于二手市场,尽管上周末十大屋苑成交仅有10宗,但其活跃程度仍不及新盘的火爆。预计整个三月份的成交量将回升至4,000宗以上,而全年二手成交预计将达到约50,000宗。 成交量上升的一个现象是“一客多食”,即一位客户购入多个单位。最新消息显示,Belgravia Place有一位客户一次性购入了24个单位,这很可能是市场上单笔成交最大的案例! 这些购买者往往是投资客甚至是投机者,他们利用有限公司购买房产,以享受长期的楼花期或者成交期。由于物业只需支付较低的首期款,这些投资者可以在接近成交期时以更高的价格转手,从中获利。 炒风再起已成为人们担心的焦点议题。银行业立即表态拒绝提供“摸货”按揭,这使得投机者不太容易在中途转售房产。 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明白,如果楼市完全没有投资者和投机者,将会导致市场陷入一潭死水。这对于急于出售房产的业主来说非常不利,同时也对政府的财政收入造成重大影响。 然而,市场炒风若太过猛烈,可能会重现类似1997年楼市崩溃的情况,这将对经济和民生造成影响。 笔者回顾了97年和98年楼市的情况,当时银行的借贷资料并不完备,买家可以利用一份税单向不同银行借款。结果是,一些炒家可以轻易地拥有十套甚至更多的物业。笔者亲眼见过不少拥有超过百套物业的炒家! 当时,楼市一旦逆转,情况就变得难以应对。许多炒家被迫急于抛售物业。然而,现在银行受到金融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在中央信贷资料齐全的情况下,炒家只能利用一手长期成交来炒卖。只要市场情况好转,开发商自然会收紧付款方式,这样炒风就不会无限放大,大家可以放心。

我们对 《居外用户使用协议》《居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进行了重大变更,敬请关注。 在您使用居外产品或服务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 由于协议的变更,原注册用户将无法登录,需要重新注册。对此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 我们对 《居外用户使用协议》《居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进行了重大变更,敬请关注。
  • 在您使用居外产品或服务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
  • 由于协议的变更,原注册用户将无法登录,需要重新注册。对此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