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859个相关内容
上周五,城市领先指数( CCL ) 数值跌至144 ,逼近今年的低位143.02 ,周跌幅达1.4%,延续此前四周下跌趋势,累计跌幅1.97%。其实,自二月底“撤辣”之后的10周, CCL呈五升五跌,累计涨幅仅0.69%。 不少人认为“撤辣”对楼价推升的效应明显消失了!但在同一天内,一手新盘市场却出现三宗过亿元豪宅成交。 当中包括,赤柱黄麻角道的One Stanley以逾1.46亿沽出一栋洋房,实用面积3304呎,花园1121呎及737呎天台,呎价$44,200 。 另一单为薄扶林碧丽轩, 洋房实用面积4326呎,连接891呎平台, 775呎天台,及63尺花园,成交价为1.5亿,呎价$34,674 。 最后一单是半山的21 BORRETT,实用面积2169呎,以1.15亿售出,呎价$50,200。 其实,五月份至24号已经有9宗过亿元的成交,而26及27号更有九龙半山的缇外进行招标。如无意外,又会多2宗过亿成交,本月估计会有11宗成交案,比四月份的6宗上升83%。 这类超级豪宅卖家,大多数都是国内或东南亚买家,如果仍有重税辣招的话,成交量一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辣招对于外地人的影响仍然持续。 至于整个一手市场,截至24号共成交1227宗,相比四月同期的1433宗下跌了15%,情况并不太严重;大家可能会指出同月发售的日出康城Park Season只成功售出27伙,占推出154间的17.5%,生意非常惨淡。 笔者发现即使撤辣后,暂时只释放了用家的购买力,而日出康城此盘自撤辣后已经进行了多次销售,成功售出750单,同区买家一下子相信已被消化。 相反元朗站上盖地YOHO Hub II 重推,即使加价也售出210个单位,而沙田珑珀山也在重推,沙田区新盘一向量少,相信又会吸引到用家的注意力。 撤辣后,对投资者的最大障碍已经清除,但仍未观其大量入市,高息环境相信也是主要原因。但相信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出现减息,笔者估计美国联储局会减息一厘至一厘半。 相反,租金在需求带动下,仍会继续上升。尤其在今年夏季的高峰期,大量高才通及学生都会加入场租的行列。到明年,利息收益跟租金收益会很接近,相信买住宅收租又会引起投资者注意。 笔者估计市场上会出现两种新投资者,第一款是以往主力投资商铺的家族及机构投资者,由于市场萎缩及在家工作的改变,无论铺位及写字楼已经出现大量空置,回报欠佳,便令此类买家要改变其投资组合。 住宅胜在租金稳定,他们可以借住宅价格低潮时,大手向发展商购入大批单位,甚至单幢物业,打做成学生宿舍,或高级老人宿舍等等!在辣招全撤的背景下,不再只买工商物业!投资组合更平衡! 另一款新买家,可能是金融市场的基金,可以购入一批住宅打包成ETF的金融产品,投资移民便合资格购买,ETF也可通过港股通售予国内投资者。笔者也不是金融专家,当中有些条例可能需要配合,但只要有市场,相信政府也乐于配合,令市场出现更多买家! 撤辣后的第一波兴奋可能会渐渐退却,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仍然会继续影响市场,只要减息落实,市场就会有变化;大家不要对市场看得太淡,对于个别买家,相反人弃我取,别再心灰意冷,可能就是买平货的好机会!
说到泰国,就会想到当地迷人的旅游景点、各种美食、多彩的节庆盛典等,因此吸引许多人到那里旅游。 随着旅游业发达,泰国房地产也因此持续升温,全球各地的投资者都到那里购置房产来出租。 买房投资除了要选择好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体验,也是引来更多租户的因素。 不过,泰国房地产数不胜数,尤其公寓更是多不胜数,投资者应该要怎么选呢? 与其选房地产,不如选择拥有丰富经验、还能提供全面性服务的发展商,才能让你在海外投资得更安心! 而在泰国被公认为公寓大楼领先开发商的尚思瑞(Sansiri),凭借着40年的经验为客户提供贴心且完善的住宅方案,满足住户的生活方式和居住需求,也能让投资者安心投资没烦恼! 谁是尚思瑞? 尚思瑞(Sansiri)是泰国上市房地产公司,其在1984年成立,在房地产开发已有40年的丰富经验,主要开发公寓和别墅。 尚思瑞在曼谷、芭提雅、普吉岛、清迈、华欣等泰国20个地区,拥有多达483个房地产项目。 “生活不仅是人们看到的表面,更是你的方方面面” 秉持着这个理念,尚思瑞成立至今,致力于通过打造精心设计、优质住宅,并提供全方位服务,以提升住户的生活品质。 他们希望透过了解客户的需求,提供各种生活细节,如同建立家庭那样,来建造永续的社区和环境,帮助住户拥有最好的生活。 1. 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建议 在海外投资房地产一定要小心谨慎,必须深入了解当地的情况、居住环境等细节,才决定投资。 而尚思瑞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们拥有专业的销售顾问,随时准备好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咨询和建议。 他们会提供量身定制的专业咨询,了解客户的生活需求、买房目的、提供项目重要信息等,以协助买家挑选合适的居所或投资房产。 凭借着卓越的服务,尚思瑞从2013年至2023年之间,短短10年内共荣获了55个奖项! 2. 提供专属生活体验 无论是自住或是出租,房子附近的设施也是大家非常注重的,只有便利的生活才能提升我们的生活体验。 当然,除了衣食住行,尚思瑞凭借着多年的服务经验,以及对客户的了解,为住户提供各种特殊待遇,让住户享受轻松便捷的居住体验。 从设计服务、搬家服务、清洁服务,再到购物、运动、休闲等,只要透过尚思瑞住宅服务应有程序,住户就能享受到一系列的便捷生活方式。 此外,为了让住户的房子保持最佳状态,尚思瑞还提供房屋维修服务,希望房子能维持犹如刚搬进来第一天的感觉。 3. 提供安全系统 除了便利的生活设施,安全也是许多住户的生活一大考量,才能住的安心,进而提升居住体验。 因此,尚思瑞提供完善的社区安全管理系统,并指派经过尚思瑞物业安保(SSI)专业训练的保安人员,定期巡逻社区,确保住户安全无忧。 不仅如此,尚思瑞还运用创新的安全技术加强社区管制,在社区内设置LIV-24全天候中央安全监控系统,24小时全天候维护社区安全,保障住户的安全,让住户时刻感到安心。 4. 物业托管服务 相信很多海外投资者都很烦恼,要如何打理海外的房地产,让房子保持最佳状态,以及寻找租客? 尚思瑞了解这些投资者的难处,所以他们也特别为海外业主提供租赁管理服务,帮助海外业主解决烦恼! 他们与超过2,000家租赁房地产中介合作,以快和精准的方式协助业主找到租客,他们更曾在2022年创下最高96%的年出租率。 而尚思瑞也会帮助业主准备租赁合约、付款追踪和证明等事宜,同时也会定期检查屋况、代缴各种费用等。 在如此贴心的服务下,尚思瑞能帮助海外业主解决烦恼,让业主们可以安心地投资海外房地产。 尚思瑞提供一系列的服务,为住户带来各种生活上的便利,更解决了海外业主在管理物业上的烦恼,这也为想要在泰国投资的潜在投资者提升投资信心! 因此,为了让更多海外投资者深入了解尚思瑞的贴心服务,他们将于5月29日(星期三)在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展览中心(MITEC)举办的IQI Convention设立展位。 想要进一步了解尚思瑞的服务和房地产,欢迎在当天来到IQI Convention寻找尚思瑞的展位,以了解更多!
过去三周,笔者前往美国旅行,途经八个州。因为大多数地方都是旅游胜地,只有在西雅图、盐湖城和旧金山这三个城市才能真正体验美国人的生活状况。现在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些见闻! 30年前,笔者首次来到旧金山,觉得这里气候温和,非常适合居住。唐人街规模宏大,能够满足华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饮食选择也非常丰富。难怪身边有不少人选择移民到这里。 这次旧地重游,感觉完全不一样。首先,出发前就收到朋友的警告,千万不要进入危险地区,晚上也避免单独在街上行走。抵达旧金山时,亲眼目睹情况果然恶劣。不少店铺门口都自设警卫,而在唐人街的超级市场里,许多日常商品都被上锁。顾客若要购买,必须通知店员开锁取出,非常浪费时间。 超市这样做当然有原因。当地朋友告知,由于美国加州的法律将盗取950美元以下的罪行定义为轻罪,最初只是鼓励了一些贫穷的露宿者自由取用生活用品及食物。然而,情况变本加厉,一些犯罪分子便乘机组织大群人入店抢掠,然后将赃物放上网上商店,以低价转售牟利。 首当其冲,自然是商店的商家,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唯有关门大吉!笔者在最繁盛的商业街,也见到空置率非常高,部份街道甚至十室九空! 由于旧金山生活容易,自然吸引了更多犯罪分子和露宿者移居到此,街上很容易见到他们的踪影。笔者也多次被他们“问候”或“要求捐款”,给居民带来了不少恐惧和担忧。结果,不少加州居民选择移居到盐湖城、拉斯维加斯和休斯顿。 这些地方的共通点是安全感强,很少有露宿者骚扰,加上房价便宜很多。朋友在加州卖掉一套房子后,在这些地方不仅可以买一套房子自住,还可以再买一套或两套用于收租,生活自然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因此,任何一个地方要繁荣,安全必不可缺。庆幸的是,香港一直都是一个安全度高的大城市。由于篇幅所限,其他城市的所见所闻留待下次再谈!
根据历年统计的数据可知,前往马来西亚留学的人数在逐渐增加。根据马来西亚教育全球服务中心(EMGS)的数据,在2023年内马来西亚收到了48,199份国际学生申请。其中,中国留学生就占有26507人,是全球国际生的55%。 同时,选择投资购买房产的人也在增加。因为很多人送孩子留学和投资房产在同时进行,所以有了“以房养学”的想法。 近几年以房养学的趋势比较火热,在留学比较盛行的国家尤为显著,比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当然每个国家都有以房养学的优势,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绝对性较高的国家。接下来分析下马来西亚以房养学的优势。 此外,为了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来马买房投资,马来西亚政府推出了“第二家园计划”(MM2H)。同时,为来马投资房产的外国人提供可以自由进出大马境内的签证。 一、马来西亚以房养学的优势 1、在马来西亚实现以房养学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购买的房产能够提供给孩子居住,同时能够把多余的房间出租出去,不仅可以节省孩子的租房费用,还能赚取一笔房租,最主要的是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一些。 2、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城市实现以房养学获得的收益是比较可观的,获取的租金能够完全当做孩子的生活开支,同时还能够享受房子增值获得的稳定资产回报。建议购买学区房或者地段靠中心、交通便捷的房产。 3、据了解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房产在中长期的趋势中是稳定增长的,孩子基本毕业,也能够通过售房或者中长期持有的价值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吉隆坡的房产价格相较于其他国家首都的房价要实惠很多,并且收益回报稳定且高。 4、马来西亚房产的产权大多数都是永久的,只有很小一部分房产的产权是99年,土地也是私有制,所以不管是投资购买公寓还是别墅,都能够获取利益。 二、关于马来西亚的房价及趋势 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人口一直在不断的聚集,并且房产价格也在不断上升。根据CEIC数据,从2000年至今,马来西亚的房产价格从100上升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271.4,增长了171.4%。 吉隆坡已经成功跻身国际一线城市,当然能够被评上并不是偶然的机会,归根到底还是相关政策的助力,正是因为吉隆坡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好,所以留学、房产的热度才会越来越高,以至于现在“以房养学”的城市中,吉隆坡几乎成为首选。 三、马来西亚“以房养学”投资哪里较好? 1、吉隆坡 — 首选之城 吉隆坡的热度是马来西亚其他城市不能堪比的,该城市的房产市场和租赁市场活跃度非常高。据悉,国内有70%-80%的人在吉隆坡购买房产后通过中介出租获取了丰厚的收益。吉隆坡的租金收益比例是出名的高,并且在全球城市租赁收益排名中位居前列。该城市的整体租金回报率是6%-8%,租客大多是来自欧美国家的临时租客,时间大多为一年半左右。 2、槟城 — 其次选择 槟城是仅次吉隆坡选择的城市,论发展虽然比不上它,但是它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经济发展繁荣以及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槟城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200万左右,并且以贸易、旅游业、工业、农业等混合产业发展的经济城市,论前景没有城市能够比上它。槟城的房价远远低于吉隆坡的房价,想要投资房产靠近市中心或者旅游景点区是较好的选择,因为这些区域人口密度大,房产获得回报的价值高。 以上就是关于马来西亚以房养学优势的分析,如果您也有此类想法,或者想要了解马来西亚房市的情况,可以直接联系我们,或者将联系方式留在下方,我们会为您制定详细的方案,让您择优选择。
笔者在五月的美国之行中,除了三藩市,还在拉斯维加斯停留了一段时间。在那里和一位在当地工作的厨师朋友及其餐馆老板进行了深入交谈。 这位厨师朋友已经在拉斯维加斯工作了十年,但他认为近年来美国的安全状况堪忧。他的车曾被盗窃,家里也有两支手枪用于自卫。他表示,在美国赚够钱后,他计划回香港或大湾区退休。 与此相反,他的老板对当地的前景非常乐观,因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从三藩市或洛杉矶迁居到拉斯维加斯。此外,洛杉矶到拉斯维加斯的高铁即将动工,这让他对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充满信心。 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去年十二月,拜登总统宣布联邦政府将向两条重要的高铁项目提供US$30亿资助。第一条是长达351公里的“光明西线”(Brightline West),由美国的私营铁路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 同一时间,拜登总统宣布提供US$30亿资助另一条是全长805公里连接三藩市和洛杉矶的高铁线路,这条项目早在2008年就开始动工,但至今已经过去了16年,却依然没有具体的完工日期。 铁路的建设往往依赖于政府的资助,因为仅靠旅客收入很多时候无法覆盖全部成本,尽管铁路却能带来巨大的界外效应。沿线土地因铁路而大幅升值,这种外部效应是显著的。 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希望铁路能经过自己的土地,但却往往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建设成本。美国的文化强调个人利益,这使得处理和平衡各方利益的问题变得非常复杂和困难。 三藩市曾被视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地方之一,也曾是美国繁荣的象征。然而,疫情的打击以及最近科技行业裁员潮使得市面显得一片死寂。有美国传媒形容三藩市已经陷入了所谓的「死亡螺旋」。 此次,特意停留两天,感受一下三藩市的脉搏。与十年前相比,变化不大,只是少了一份活力。除了看到无人驾驶的Waymo车辆外,并未见到像香港那样普遍存在的扫地机器人或传菜机。商铺依然使用现金交易和利是,电车的使用比例也很低。 经济方面,消费动力不足,许多商铺倒闭,百货商店的顾客流量有限。街上主要是经济实惠的日本车型,物价高昂,一杯coffee latte售价高达8美元,加上税费和小费后约为10美元。 名牌商店的门口设有橱窗警卫,零售店铺甚至把部分商品锁起来防盗。市区的每条街道都有流浪者,特别是Tenderloin区几乎被流浪者占据。这种个人主义文化能否持续带来美国更长久的繁荣,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笔者曾访问盐湖城,这座城市是犹他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它始建于1847年,由Brigham Young率领的摩门教徒开拓建成。超过半数的居民是摩门教信徒,因此盐湖城也被称为摩门教的中心。 盐湖城整体非常整洁有序,与三藩市形成了鲜明对比。据说摩门教的教义强调秩序,许多信徒愿意为教会和社区的利益放下个人利益。盐湖城恰好展示了这种理念的实际应用,成为一个典范。社会的进步需要在个人利益与大众利益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
上周,国际公共政策顾问机构Demographia 公布2024年度国际住宅负担能力(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报告。香港连续14年蝉联最难负担成市的榜首, 2024年比率为16.7倍。 计算方法是将楼价中位数除以家庭收入中位数,本港家庭需要16.7年的收入才足够支付全部楼价置业。当然,在现实世界中绝大部份的买家都会选择利用按揭买楼,难负担并不代表买楼难。 笔者举个极端例子,在2008年金融海啸前夕,美国不少银行提供超过楼价100%的按揭,入息证明也很宽松。基本上,你肯签名就可以买到楼。 楼价在此背景下,又不断上升,升值后卖楼,除了足够还款又可以有额外收入。笔者强调单靠家庭收入及楼价作指标,方程式太简单,未能反映真实情况。 大家再看一下排名第二的地区,悉尼的房价收入比为13.8倍,加拿大的温哥华也达到了12.3倍。相比香港,这些地区的税率远高于香港,个人入息税率通常从30%起,甚至高达50%,而香港的最高入息税率仅为15%。换句话说,如果按税后收入来计算,悉尼的房价收入比可能会升至19.7 - 27.6,而温哥华则可能达到17.5 - 24.6。 笔者又看看新加披的比率为3.8 ,远低于香港的情况。其实,新加披的私人住宅楼价中位数在2023年也达120万美元,与香港的价钱不遑多让;但他们有大量的廉价组屋售予普通大众,令其整体比率大幅下降! 相反,香港为低收入人士提供了大量廉租房。每个地方的制度不同,各有优缺点。这再次印证了单凭负担比率来判断问题过于简单。 此外,香港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业主已经没有按揭,许多是退休人士,虽然他们没有收入,但楼价的高低似乎对他们影响不大。 然而,这在数字上会大大提升负担比率。因此,笔者强调不要仅凭一个简单的公式,甚至只是看到文章的标题,就轻易接受其结论,需要在细节中了解更多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居者有其屋(居屋)是由房屋委员会(房委会)或房屋协会(房协)以折扣价出售给符合资格的买家的物业,折扣幅度通常在30%至50%之间。 因此,每年都吸引大量认购。根据法律规定,业主若要出售或出租此类资助房屋,必须先补缴未支付的地价。 但是,这笔补地价通常高达数百万元,令业主难以负担,也导致居屋的交易量一直低于私人物业,市场上也有不少空置的居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在2013年推出居屋第二市场,最初仅限于绿表资格,即买家必须已经拥有公屋,并在完成交易后交回公屋。 随后在2017年,计划扩展至白表市场,即买家只需符合购买居屋的资格即可购买,这大大增加了合资格买家的数量。 居屋第二市场的需求显著增加,合资格买家的数量增多,成交活跃,业主因此更容易出售空置的单位。由于绿表买家须直接交还公屋,公屋可以重新分配给轮候人士。 而白表买家的购买则减少了轮候名单中的人数,成功缩短了轮候时间,为其他有需要的人提供了上楼的机会。 居屋第二市场计划活化了买卖机制,受到市场欢迎。每年都有大量超额登记,但由于每年只有5000个白表名额限制,买卖名额若能进一步提升,效果会更佳。 除了出售外,出租也需要进一步活化。最初业主必须先补地价才能出租单位。至2018年,房协推出“未补地价资助出售居屋出租计划”,最初仅允许业主出租单位内的个别睡房,且租客必须是正在轮候公屋的人士。 2019年,房委会也加入此计划,至2021年该计划正式恒常化,并扩展至允许出租整个单位。尽管计划已经优化并放宽,涉及可出租的单位数量超过35万个,但市场上实际通过出租计划租出的单位每年仅有几百宗,效果仍不理想。 其中一个原因是宣传不足,导致不少人误以为出租未补地价的居屋是违法行为。在各大线上讨论区,这类误解也广泛存在。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手续繁复,租客必须是登记申请公屋达三年以上的家庭或六年以上的非长者单身居民,而业主则必须拥有业权满10年或以上。由于手续复杂且存在误解,业主和租客常常担心触犯法律,从而忽略了这个合法合规的市场。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只要有10分之1的未补价居屋成功在市场放租,单位数量便可达到35,000个。相比之下,政府大力推广的“过渡性房屋”自2015年发展以来,花了八年时间才推出7000个单位,耗资28亿公款。 如果能简化居屋的出租要求并加强宣传,出租市场一旦活化,更多单位成功租出,将大大减轻劏房户的租金压力,同时也为政府节省一大笔公款。
4月30日,中国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强调需要“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屋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这是国家最高层罕见地发文,明确表示要解决房地产问题。正当大家猜测研究结果何时会出台时,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于上周五5月17日公布了相关结果。 具体措施包括四点,首先设立3,000亿再贷款额度,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与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的未出售商品房,并改为保障性住房。以60%在贷款比率推算 ,可带动5,000亿的银行资金去收购发展商手上的房屋。 这3,000亿也是国家真金白银拿出来支持房地产复苏,对重振大家的购房信心有莫大帮助;尤其是今次出招非常快 ,此次政策从提出到落实仅用了17天时间,坊间就有人估计这主意必须来自中国最高层。 既然如此,中央救市的决心已定。尽管有人认为3,000亿的金额对于超过7万亿市值的待售商品房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笔者认为这只是一个引子。配合另外三项措施,可以有效带动市场的购买力。如果计划效果良好,不排除进一步追加资金的可能性。 拯救市场还有额外三招: (一)降低全国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比率,首套房降至15%,第二套房降至25% (二)取消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贷款利率由市场自由竞争决定 (三)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五年以上利率为2.85% 这些措施结合起来,成功传递了楼价“触底”的讯息。买家的首付和利息支出大大降低,使得购房变得更加轻松,入市更加容易。 反观香港,情况也有些相似,大量房产积压需要消化。笔者认为香港政府可能会跟随国内的步伐。一旦取消所有限制措施后,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香港政府实际上还有很多对策可用。 例如,笔者在五月初曾建议类似于沪深港通的措施,与内地人士开通一些配额,或允许通过高才通或优才计划入境香港的人才合法调动资金来港置业,这样楼市的库存问题自然可以解决。 因此,随着中央推出重磅措施,香港官员也会大胆效法,大家不用太担心。
上周末香港突然遭遇了倾盆大雨,尤其是将军澳和西贡区。在短短一小时内,这两个地区的降雨量超过了140毫米,打破了纪录。 笔者收到住在西贡区的亲戚的求救,严重的情况下,房子里漏水得快变成了游泳池! 轻微的则是天台或窗边漏水。在大风大雨期间,漏水问题往往最严重,但即便在平时,笔者也时常接到客户或亲朋好友的咨询:遇到家中漏水,应该如何处理?如何追究赔偿? 首先,当然是找出漏水的源头。最常见的情况是窗户或冷气机周边的密封老化,导致水渗入;这种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相对来说是较幸运的。 更麻烦且常见的情况是墙内的水管漏水,尤其在浴室或厨房。这种情况需要拆除部分墙壁进行维修,可能会造成室内一片混乱,维修时间也可能很长,费用自然也会比较高昂。 如果是新楼,还可以向开发商汇报,因为一般有三年的保修期。虽然这样可以免除维修费用,但在维修期间,房屋的许多地方可能无法使用,这难免会带来许多不便。 最棘手的情况是漏水的源头不在自己家中,而可能来自屋外。这时需要确定问题的源头在哪。最简单的方法是关掉全屋的水喉30分钟,记录关前和关后的水表读数。如果读数在关掉后仍然上升,那就说明水喉漏水,而源头可能不在自己屋内。 如果漏水的源头不在屋内,那问题就可能出在邻居那里。但要准确找到源头是哪一户,这并不容易,其他业主通常没有动力帮你查找源头,甚至可能为了逃避责任而故意不合作。这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棘手。 如果需要,业主可以向物业管理处寻求帮助,甚至可以打电话给1823,向渗水办投诉!渗水办是由食环署和屋宇署联合成立的机构,负责帮助调查漏水源头。他们有权向法庭申请手令,强制进入住宅进行检查。 除了漏水会影响日常生活,物业买卖过程中也经常遇到漏水问题及责任纠纷。新买家在收楼后才发现单位存在漏水现象,心中自然感到不快,但在实际操作中,要追究前业主的责任并不容易。 首先,一般市场上的买卖合约通常规定以现况交易,买家除非能证明前业主故意疏忽,导致漏水损失,否则胜算很低。 此外,如果漏水源头在邻居家,前业主也不一定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在购买二手房时,最好向业主查询该单位是否有漏水记录。如果业主隐瞒漏水事实,可能涉及失实陈述,这样追究责任的机会可能会更大。 因此,在看房的过程中,要仔细留意每个地方的细节,并使用可靠的房地产代理协助,这会更加有保障。
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最新发布的官方楼价指数报告显示,指数已升至305.2,结束了持续10个月的跌势,并环比上涨了1.06%。这一变化普遍符合市场预期。 进入4月份,香港私人住宅市场无论是一手还是二手楼市均出现放缓。3月份,一手住宅成交量达到4176宗,而截至4月28日,3月份的成交量仅为1778宗。 热门新盘如日出康城的Season Place和Blue Coast在第二轮销售中仅售出约70%至75%的单位。此外,4月份十大屋苑的成交量也显著下降,从3月的370宗降至173宗,下降幅度达54%。 市场正关注撤销调控政策(即“撤辣措施”)的持续效果。最近,何文田地铁站上盖的新盘朗贤峰推出,平均每平方尺售价接近20,000港元,比该区其他在售新盘降价超过两成。 尽管存在疑虑能否迅速售罄,但开盘时购房者反应热烈,特别是三房单位很快售罄,买家中实际使用者的比例高于Blue Coast项目。鉴于此,朗贤峰计划加推更多单位,并拟通过招标销售下一期更具吸引力的大户型,预期能以更优惠的价格吸引买家。 上周房屋局发布了未来三至四年内的一手私人住宅潜在供应预测,总计达到历史新高的112,000伙。 这其中,21,000伙已经竣工但尚未售出,已动工的住宅数量则为72,000伙。值得注意的是,这72,000伙中有40,000伙的建设工作是在2022年之前已经开始的。这意味着,到2025年前,这40,000伙住宅预计大部分将完成建设,成为现楼供市场选择。 根据差估署的预测,2024年将有22,300伙住宅落成,而2025年的数字预计为25,500伙,两年合计达47,800伙。 然而,根据过往经验,差估署在预测落成量方面往往有所高估。因此,作者更倾向于相信房屋局的估计,即在2025年前将有40,000伙住宅完成建设并投入市场。 展望未来两年,香港楼市预计将有近60,000伙现货及货尾单位待售,给发展商带来巨大的销售压力。在这样的供应量面前,售价上涨将面临挑战。 从需求角度看,美国持续延迟加息的预期对买家的需求产生了影响。然而,我注意到香港的1个月同业拆息(HIBOR)正在不断下滑。 在2023年底,利率通常超过5厘,并在12月20日达到5.63%,但进入2024年后,利率开始下降至约4厘左右。到4月25日,同业拆息更是跌破4厘,降至3.98%。 在美息不减的预期下,港息却逆市下跌,反而资金流入香港市场,所以一旦有美国减息配合,相信香港的减息速度会比预期快,而且香港在2023年底有16亿存款 ,年增长5%,不少港人移民,资金应该减少流走才对。结果,资金反而有易增长,究竟是什么样的资金流入香港? 港股走强,外资的流入是其中一个原因,但国内投资者的潜力也不容忽视。香港的存款利率接近4%,而美国则达到5%,相较之下,国内存款利率只有2%左右。再加上人民币的贬值趋势,国内投资者势必有动机将资金转移至香港市场。 尽管国内有外汇管制,但仍存在各种规避途径。如果香港楼价继续下跌,只要国内开通一些类似于沪深港通的配额,允许国内资金合法进入香港房地产市场,那么当前约60,000个待售房产的库存也不会成为问题。因此,不必对香港楼价过度悲观,我相信下跌的风险已经相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