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755个相关内容
上星期三,万众期待的施政报告出台,对于急于售楼的业主来说,并未有带来足够的好消息,由于财爷事先已扬言会有所行动,大众的期望越高,自然失望的机会就变越大。今次只有「减辣」,并非完全「撤辣」,其实并不奇怪!为官之道自然求安全为先,失撤一半,再看形势,如有需要再减辣也可。 不过笔者觉得宁愿买家印花税可以不减,而是先将香港人买第二套房的从价印花税跟首置税看齐,现在由15%减一半至7.5%属「半缩水」,根本没有作用,当今的情况是在高利率年代,存款有5%的收益,买楼收租只有3%以下的回报。越来越少人投资买楼收租,可供出租的单位自然越来越少,租金也不断在上升。政府应该优先鼓励置业收租,配合「抢人才」,大量人口将会移民香港,居住的需求有增无减,租盘现在变成奇货可居。当然,政府也有顺应民意,将合资格人才的印花税,由过去「先征后退」改为「先免后征」,大大减轻来港专才在买物业时的额外负担。 施政报告中,另外一项德政是放宽资助房屋的按揭贷款保证年期,由以往的30年延长至50年,目前市场上不少居屋的楼龄都在20至30年甚至更高,按揭年期变得很短,经此安排凡资助房屋的楼龄小于40年便可做足九成按揭,让居屋二手市场上的买家可以享受更多的选择,而不用再一窝蜂去抢购楼龄新的居屋,也有助居屋第二市场的楼价更合理化! 另一个施政报告的亮点,是人口政策。在吸睛角度自然是每位新生儿父母可获两万元的「利是」,虽然数目微不足道,但反映政府增加人口的立的立场,加上其他的辅助设施,连上楼也优先,可见政府在面对香港老龄化的问题下,开始下功夫认真地处理! 除了「谷生育」外,更有效的方法自然是吸引外地移民,所以推出了投资移民政策,虽然买房产并不计算在$3,000万要求之内,但移民始终会带来实质的居住需求。重要的是政府的目标是将香港打造成有1,000万人口的大都会,所以也推出及加强各种「抢人才」计划,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一般就业政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及「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计划五花八门,相信移民也会越来越多,所以长远来说香港的房屋需求只会有增无减,楼价短期可能会受高利率影响,但利率有升有降,笔者对香港的物业前景仍然是乐观的!
笔者刚刚去了以色列旅行,由于自小都在基督教学校长大及就读,耶路撒冷的圣经故事自然是听了不少,今次亲身到此,给笔者的第一个印象竟然是荷枪实弹的警察,不论在旅游景点或繁荣的大街上,只要是人多的地方就有警察在戒备,在旅游景点也会挂着被恐怖袭击死去的警察照片,这跟犹太人及阿拉伯人的恩怨有关。 笔者前往耶稣的出生地– 伯利恒,此处位于巴勒斯坦的自治区内,犹太人不敢去,所以我们需要换车、司机及导游,而我们的手机也收到警告,以色列的紧张气氛令笔者感到香港的安全,实在是难能可贵,有时身在福中不知福,失去了才知道重要。 虽然如此,以色列的经济并不差,城市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是高度发达的国家,生活水平跟香港也差不多。另外,在以色列会发现大量小朋友,原来他们家庭一般都有超过四个子女,六个至十个都很普遍。翻查记录以色列1948年立国时,只有200万人口,只经过70多年人口已经达到900万,增长迅速。人口增加有助于经济发展,也强化以色列对附近阿拉伯国家的挑战!家庭要负担多名子女,当然不是轻松的事,也绝不会是政府去鼓励就可以促成,他们心中定有远大的目标要实现,才会这么齐心!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及犹太教的圣地,其中圣殿山是犹太教昔日圣殿的所在地,他们当然非常渴望在此重建圣殿,但是同样地对伊斯兰教来说,此处也是昔日穆罕默德升天之处,在此建有金顶的清真寺。即使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圣殿山也仍由阿拉伯人管理。我们的犹太籍导游来到这里,也表示总有一天以色列会强大到足以取回圣殿山,可见其内心有一团火,去实现以色列的强大! 回想到香港,在笔者童年,经济环境差,狮子山精神协助香港早期的发展,之后香港是自由港,只谈经济不谈政治,随着中国开放打造了香港成为「世界联系人」,贸易、金融、地产成为香港的经济支柱。现在香港正式回归中国,摆脱了欧美的影响,又应该「何去何从」?没有一种说法,容易令社会感到失去方向,也有不少人说「香港没前途」,香港的楼价已经过了顶峰!香港政府揽「夜市」只是枝叶,更重要是给大家一个愿景,香港的发展应如何走下去,香港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根本!
上周末美国的矽谷银行在48小时内极速爆煲,本周末又轮到瑞士信贷银行(Credit Suisse)出事! 银行创立于1856年,历史悠久,在全球都有业务,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4,783亿瑞士法郎,员工人数超过47,000人。由于是「大至不能倒」,结果由瑞士政府出面游说了瑞士银行(UBS),同意以30亿瑞士法郎收购,瑞士银行只承担最多50亿瑞郎的损失,而瑞士政府负责其后90亿的损失,并向两间银行提供1000亿瑞郎的流动资金。简单来说,又是以纳税人的钱来解决问题。至于股东也损失惨重,瑞士信贷的股价在2021年2月份还有15美元,去周已经跌至2美元,今次交易总价30亿瑞郎计,相当于每股0.76瑞郎,股东虽然未至于一无所有,但也所剩无几!瑞士信贷银行的大股东是沙乌地国家银行,所以也有评论认为今次是美国挑起火头,向欧洲及沙地割韭菜,相信与否就见仁见智。 反而,笔者更关心此次银行危机,带来的影响及后遗症。最直接的影响当然是美国的加息效应,原来市场估计本周美国联储局有机会加息0.25%或0.5%,经过此事,为了避免对银行制造更大压力,加息0.25%成为主流,机会率有近八成,也有不加息的可能。更重要是到年中,便会开始减息,未来一年有机会减息1厘! 除了息口加快见顶外,美国联储局正在进行中的「量化紧缩」(QT)相信也会暂停,其实过去一年QT只收了市场近6000亿美元资金,但过去一周联储局为救市,已向市场投入近3000亿,以改善市场流动性。联储局在挽救出事银行时,推出了一项新计划,名为「Bank Term Funding Program (BTFP)」,主要针对银行购买了不少国债及房地产批押债券(MBS),虽然此类资产因利率上升而在帐面上有所损失,但银行仍然可以用帐面价值向联储局借款。换句话,银行可以在市场用$80购入面值$100的国债或MBS,然后向联储局借回$100,买得多借得更多,市场估计会有2000亿美元的资金因而流入市场。 短期而言金融市场仍会有些震荡,但减息及放水的背景下,加上国内在周末也降准0.25%,齐齐加入放水行列,对香港的楼市会带来一些支持力;长远而言,金融投资频频出事,也有助投资者重投买楼投资的行列。
上周美国公布其9月份消费物价指数(CPI)增幅为7.7%,比市场预计的8%低,也连续3个月下跌!市场认为是通胀见顶的讯号,再加上部份美国联储局官员表示加息幅度可以减慢的言论,令市场预期美国息口会在明年上半年见顶!过去一年各大央行要大幅加息来压抑通胀,如果一旦通胀真的继续回落,加上停止加息的话,楼市摆除了其中一个负面因素! 除了息口因素,中国的防疫政策也在调整当中,上周宣布取消航班溶断机制,也宣布隔离政策由「7+3」改为「5+3」,虽然短期内不会改变「动态清零」的政策,但要求各地要更精准防疫,尽量避免对民生带来困扰及经济带来不必要损失!政策方向正确,相信随着病毒的减弱,中国会循序渐进地复常,跟香港通关的日子会越来越近! 当然,逆全球化、中美角力、俄乌战争等等负面因素,也非短时间可以全部消除,但中美元首终于可以在会议上当面会谈,德国总理也亲身来到中国与习近平主席见面。外交活动频繁,笔者当然不知道细节内容,但有接触、有沟通,肯定比没有好,也减低了擦枪走火的机会。 由于过去几个月,市场坏消息不绝,一致看淡,连行内地产代理的大行,也因生意淡薄而计划减200间分行及大幅裁员,大家其实不要太认真,这只是计划,落实执行的话,也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只要楼市有起色,计划就会立即改变!作为业主,更加不要贱卖物业。 在市场上,每月都有些超跌盘出现,刚刚笔者留意到沙田第一城,有一低层单位成交价竟然是350万,同面积的历史高位是640万。虽然同层是凶宅单位,笔者觉得仍然是超跌价。另外,九龙凯帆轩一个两房单位以690万售出,银行估价却为930万,相信也是业主急于套现,加上看淡前景而大幅降价。淡市对买家来说,其实非常有利,现在买楼虽然加息,但实际支出更少!不用拿上面这么极端的例子,就以正常2021年9月份第一城1座高层H室为例,去年成交价为618万,息口2.4%,借款80%,分30年还款计算,每月需还款$19,754,今年最近成交为488万,楼价跌130万,供款利息即使升至2.925%,也只需每月还款$16,652,即使再加息至3.425%,每月供款也只是$17,741,仍比上年每月供少$2,013元。 笔者想强调,淡市买楼有优势,不要被淡市气氛影响而搁置,必须留意市场负面因素是否改变,要买到「超跌笋盘」,就必须紧贴市场,不要走宝!
内地业主买了楼花,发展商却资金链断裂,无法建成物业,变成烂尾楼。业主集体不偿还银行按揭贷款,情况最初始于河南、湖南、湖北、江西、重庆等中西部地区,涉及的楼盘由最初几十个,慢慢遂步扩展至超过100、150、甚至有报导指已超过200个,事件亦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大家要明白,在国内不还贷款,会影响个人的信贷记录,连坐高铁都可能有问题,买家若非迫不得已也未必有此决心。 而内地业主抱有希望可以不还款,是由于内地今年2月在浙江嘉兴出现首宗「业主购买烂尾楼可不还贷」的判决!事主许氏在2014年向银行贷款392万,2018年发展商破产,楼盘未完工成为烂尾楼,许氏因无法收楼而停止供楼,2020年银行将许氏告上法庭,最初一审银行胜诉,而今年2月二审上诉则由许氏获胜,间接鼓励买家不还款。其实,发展商售出楼花获得的资金,应该全部存入专用监管帐户。在完成主体结构前,不得使出总额的50%,竣工前不得使用超过95%,所以烂尾楼事件往往涉及银行是否按规定发放资金的疑问! 自从内地政府严格执行「三条红线」,发展商的资金已经非常紧张,事件一旦扩大,涉及的楼盘可能更多,对社会稳定也可能构成威胁。执笔时,也有报导指政府已经督促内银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协助烂尾楼地盘重新开工,完成交楼! 国内大部分银行是国营,相信必定会配合,何况一旦更多业主断供对银行也会造成更大的信贷危机。而且,前文也提及银行在资金监管方面,有不到位的地方。所以笔者估计,断供潮在政府介入后,应该不会再大幅扩大,但银行会更严格执行资金监管,内房发展商的资金链也将更为紧张。反之,香港的发展局资金非常充裕,即使有恒大等内房出现财困,也可以将地盘售于香港的同业,相信香港出现烂尾楼的机会很低!
经过三年的疫情影响,笔者终于在2022年底出外旅行,由于爱好滑雪,便选择到日本长野的白马村滑雪。笔者是取道东京前往,可能近年底,在东京上野区的街上人流拥挤,迫得水泄不通,比香港花市的挤迫情况不惶多让!晚上食肆也是繁忙,希望香港复常后情况也一样! 抵达白马后,挤拥情况更甚,餐厅全部高朋满座,一位难求,更有客人在零下温度于户外排队等位。笔者所订的普普通通日式酒店,相信有超过30年历史,除了滑雪用具的储物室外,什么设备也没有,但每晚房租也需要超过3,000港元,笔者与酒店东主闲谈聊天,恭喜他生意终于回复正常,今年一定赚大钱!他反而大吐苦水,三年疫情固然令他们的生意大受打击,但即使正常时期生意也是飘忽不定。由于白马的标高只有约700米,高度不足令雪量一般在1月才足够滑雪,直至3月底又因雪量不足而令游客减少,换言之整年只有三个月是旺季,其余九个月都是淡季,夏天又缺乏景点及游玩设备,游客量极低。 白马情况与北海道二世古相差极远!二世古12月开始雪季,直至4月中才完,足足有五个月旺季,加上夏天都有山有水,有一定数量的游客,这也解释了二世古楼价高昂的原因!所以单看旺季的情况,会变成以偏概全,白马旅游业的收益并非想像中理想! 回看笔者的本行,客户也很容易得出类似结论,代理是不成功不收费,结果付佣的客户觉得代理工作很容易轻松就赚取丰厚佣金,但失败的个案远比成功的多!其实,大家翻看美联物业的年报,就看到整体情况。 2022年首十一个月已经蚀了5亿港元,而过去5年的盈利总和也没有5亿。美联平均每年有近50亿营业额,但平均每年盈利也没有1亿,盈利率只有不足2%。可见代理行业是本大利小,风险高。 笔者也深深体会到白马酒店老板的感慨,也唯有寄望香港及国内都在放宽防疫,与世界接轨后生意会回复过来!
中美大国互相竞争,由美国挑起贸易战争加关税开始进入白热化,为了针对华为进行封锁,限制出售晶片,甚至强迫禁止盟国出售光刻机,是活生生的保护主义。为求进一步「去中国化」更要求供应商离开中国生产,转移至美国认为安全的地方,台湾台积电被迫在美国设厂就是一例! 随着俄乌战争爆发,美国也利用其「美元霸权」制裁俄罗斯及其认为有关的俄罗斯个体,连中立的瑞士也被牵涉其中,冻结俄罗斯人的私人财产!利用美元作为武器有深远的影响,俄罗斯固然被迫放弃美元,利用人民币进行中俄之间的贸易结算,其他国家看在眼内,自然作出相应行动回应,怕一旦被美国制裁会带来风险! 今年3月29日,中国和巴西达成协议,同意未来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和巴西货币进行结算,免除美元作为中间货币,同时巴西也会成立人民币结算行,在未来的交易中可见人民币才是主角。其实在同月10日,沙地跟伊朗在中国协调下达成协议,恢复外交关系,化解了多年来的敌对关系。沙地跟伊朗都是原油出口大国,而中国则是进口大国,可以预期在「去美元化」的背景下,中国可以加快使用人民币进口石油,将是合理的推论。上星期沙特阿美斥资243亿人民币,以溢价近亿入股国内的荣盛石化(002493.S2)。另一方面,东盟十国(ASEAN)也在讨论通过本币交易,以减少对美元、欧罗等依赖。 近期,欧美银行相继出事,加重打击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加上美债息不断上升,环球政治不稳,战争频生,都令美元地位削弱,在「去美元化」的过程中绝对有利人民币的国际化。香港在这方面也有重要角色,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大家可以在香港利用人民币投资各式各样的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基金、保单,甚至外商可利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人(简称RQFII)直接用人民投资大陆股票式债市。 人民币日趋国际化,变相也令人民币资产更具吸引力,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除了金融产品,内地房地产也是非常普及的资产。近年内房受到政策影响,楼价作出显著调整,「住房不炒」也是国家一贯政策,所以大家投资国内房地产,也必须选择有国家支持的城市,站在长远的角度考虑,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中国一线大城市,升值潜力远比其他二、三线城市为佳!由3月的成交量所见,一线城市按月升幅达7成,远超二、三线城市的升幅。 过往在旺市时,四大一线城市的物业都有严格的限购令,香港人想买也不容易,现在疫情刚过,放贷政策又在放宽中,利率已降至4厘以下,一线城市房地产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了!
过去一年,美国利率提高已经超过5厘,而香港的港元定期存款也普遍在4厘以上,甚至个别VIP客户可以达到5厘。然而香港物业的按揭利率仍然处于3.625至3.75厘之间,主要受益于有封顶的机制,一般封顶利率(最优惠利率)P-2.25%,在过去一年大银行的P利率只由5%加至5.875%,换句话即是升了一厘也没有。相反,银行间的同业拆息(HIBOR) 已经升至近年高位,一个月的利率已经超过5厘,令不少缺乏存款基础的银行要提高定期存款的利率去吸引资金。 这不禁令人奇怪,银行是否在做蚀本生意?客户有钱存入银行,银行要付出4至5厘的利息,而银行借钱给客户买楼则只收取4厘以下的利息。当然银行是不会做赔本生意!首先银行的贷款除了楼宇按揭之外,也有不少工商贸易贷款,大部份都没有封顶的机制,换句话说银行收取的利息是随着HIBOR而提高。而银行获得资金的途径,除了定期存款之外,活期存款也有不少,而活期存款的利率一般与最优惠利率(P)挂钩,所以现在还没有1厘! 最近,某大银行公布中期业绩,在2022年定期存款只占其总存款的7%,而2023年因定存利率提升,不少存户将资金由活期转至定期,比率也只是提升至25% ,可见大银行在此拥有非常好的优势,此类低息存款提供了足够的资金,让此大银行可以将按揭利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提高最优惠利率(P)虽然可以收取较高的按揭利息,但活期储蓄也相应提高,对他们来说并不化算。查看其中期业绩,今年的香港净息差为1.83%,比去年同期的1.32%高出了半个百分点,因此大银行也因利率提升而获利更丰。 除此之外,由于其他缺乏低息存款的细银行,过往都是倚靠同业借资金,当大银行刻意将按揭息率保持低于同业拆息,令此类细银行的资金成本大增,无法与大银行竞争按揭生意,部份银行已经自行提升比大银行更高的按揭利率及取消现金回赠等等,以减少按揭生意成本,但变相放弃市占率。其实,近两年的楼宇买卖大减,银行之间竞争生意也更激烈,大银行掌握了大量低息存款的优势,及刻意保持按揭息率低位,相信会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占有率,令按揭业务垄断在少数大银行的手里!
上周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其新一年度的财政预算案,赤字达到$1,398亿(已计入政府发债收入),远超预计的$563亿赤字,差额达到$835亿。 当中卖地收入$711亿,比原先预计少了$489亿,印花税收入也比预计少了$460亿,只有$670亿,单单这两个项目的缺口共计已经$949亿。换句话,只要这两个项目合乎政府预算,,政府的赤字预算就会符合预期,不会超标。展望未来一年,地价收入预算回升至$850亿(+20%),而印花税收入预算上升27%至$850亿!香港政府的财政一向倚靠地产及金融,楼市股市畅旺,土地有价,出售土地收入高而相关印花税也自然水涨船高。 由于去年底国内复常通关,为楼市打入一支大大的强心针,楼价也见底回升,预算案内也就没有对楼市「辣招」动手术,只是对首置客的印花税作轻微宽减。 $300万细价楼印花税由$4.5万元减至$100;而$400-900万减幅约2成,最多约$70,000元,相信对楼市没有太大刺激作用! 相反,预算案中说明会推动投资移民计划,虽然购买房产并不会计算入要求投资的类别之中,但根据上次经验,一旦取得移民资格,不少人都会选择在港置业作居住用途。由于去年施政报告推出措施,合资格人才在港居住满七年,取得永久 居民的身份后,就可以退回早年购入物业时付多了的「辣招」税。对于这类投资移民,就可以采用「先征后退」的方法,不用一定等到七年后才置业!笔者觉得这对楼市有一定帮助,除了投资移民之外,也有不少一直在港留学然后留港工作的「新香港人」,过往满七年就会置业了!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发布了一篇人口普查主题性报告,在2021年这种「新香港人」有63%居于私楼,居住于公屋的有28%,而资助房屋为6%。同期全港人口居于私楼的只有52%,而公屋及资助房屋比例是30%及16%。明显地「新香港人」的经济实力较强,随着投资移民计划及「抢人才」、「抢企业」的推动,越来越多「新香港人」通过不同的计划来港居住,对香港的私楼市场,带来实质的需求。 香港政府的财政预算,已经连续4年出现赤字,在审慎理财的大原则下,楼市需要回复正常才能稳住财政,所以预计「新香港人」对香港各方面都有好处,相信也会陆续有来!
香港经济自年初因通关因素曾有短暂的起色外,之后就不断下滑,股市及楼市是香港经济的主要指标,恒生指数由15,000点反弹至近23,000点后便不断下滑,最近已经跌破18,000点,大家的MPF相信也损失不少。楼市情况也一样惨淡,楼价指数在年初曾反弹约7%,现在又返回下跌轨道,相信至年底这7%的升幅将会完全抵消。加上汇丰突然宣布提升新造按揭的封顶息率,由P-2.25%调整至P-1.75%,效果等同加息半厘,楼市自然雪上加霜。随着跌势加剧,2023年底的楼价比2022年更低也有可能! 经济不景,市民自然减少在港消费,或者选择北上消费,香港的夜市自然萧条,作为财爷陈茂波当然知道情况严峻,便推出振兴夜市的提议。这却令笔者想起「朝三暮四」的故事,此寓言出自《庄子.齐物论》,其内容是说有一个养猴人跟猴子说︰「我每天早上给你们吃三升橡果,而下午则喂食四升橡果」,猴子们很不高兴,觉得上午太少了!于是养猴人改为「上午吃四升,下午吃三升」,猴子们听了都高兴起来! 陈茂波大锣大鼓地振兴夜市,工商界又随长官意志,增加夜市的优惠去吸引市民夜间消费,但若在经济仍没有起色的背景下,市民只会将日间消费改为夜间消费,总额上可能没有增加,就如猴子整天都是七升橡果,只是「朝三暮四」或是「朝四暮三」的分别而已! 当然笔者并非反对振兴夜市,但单靠此项救助工作绝对不足以振兴经济,反而直接振兴楼市股市,效果才会明显。在股市而言,减免印花税未必一定可以提高成交量,但高额的印花税却必定窒碍香港成为金融中心的发展。免除红酒税及遗产税的效果已经有很好的参考例子,希望财爷一刀切完全减免印花税,效果可能更佳。 至于楼市,国内都不断在放宽各种限购限贷,甚至限售政策,可见楼市不振对经济的严重性!楼市不振一方面会令银行收紧信贷,各老板唯有出售物业吐现还贷,在楼市不景气下自然越卖越平,恶性循环一旦启动,要重新转向就很费劲了!希望政府尽快检讨各项辣招税,为楼市带来一些曙光。对于普罗大众,在财富效应下也自然减少消费,楼市不振、股市不振,夜市很难有起色,即使有生意代价是减少其他方面或日间的消费,对振兴经济也是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