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766个相关内容
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最新发布的官方楼价指数报告显示,指数已升至305.2,结束了持续10个月的跌势,并环比上涨了1.06%。这一变化普遍符合市场预期。 进入4月份,香港私人住宅市场无论是一手还是二手楼市均出现放缓。3月份,一手住宅成交量达到4176宗,而截至4月28日,3月份的成交量仅为1778宗。 热门新盘如日出康城的Season Place和Blue Coast在第二轮销售中仅售出约70%至75%的单位。此外,4月份十大屋苑的成交量也显著下降,从3月的370宗降至173宗,下降幅度达54%。 市场正关注撤销调控政策(即“撤辣措施”)的持续效果。最近,何文田地铁站上盖的新盘朗贤峰推出,平均每平方尺售价接近20,000港元,比该区其他在售新盘降价超过两成。 尽管存在疑虑能否迅速售罄,但开盘时购房者反应热烈,特别是三房单位很快售罄,买家中实际使用者的比例高于Blue Coast项目。鉴于此,朗贤峰计划加推更多单位,并拟通过招标销售下一期更具吸引力的大户型,预期能以更优惠的价格吸引买家。 上周房屋局发布了未来三至四年内的一手私人住宅潜在供应预测,总计达到历史新高的112,000伙。 这其中,21,000伙已经竣工但尚未售出,已动工的住宅数量则为72,000伙。值得注意的是,这72,000伙中有40,000伙的建设工作是在2022年之前已经开始的。这意味着,到2025年前,这40,000伙住宅预计大部分将完成建设,成为现楼供市场选择。 根据差估署的预测,2024年将有22,300伙住宅落成,而2025年的数字预计为25,500伙,两年合计达47,800伙。 然而,根据过往经验,差估署在预测落成量方面往往有所高估。因此,作者更倾向于相信房屋局的估计,即在2025年前将有40,000伙住宅完成建设并投入市场。 展望未来两年,香港楼市预计将有近60,000伙现货及货尾单位待售,给发展商带来巨大的销售压力。在这样的供应量面前,售价上涨将面临挑战。 从需求角度看,美国持续延迟加息的预期对买家的需求产生了影响。然而,我注意到香港的1个月同业拆息(HIBOR)正在不断下滑。 在2023年底,利率通常超过5厘,并在12月20日达到5.63%,但进入2024年后,利率开始下降至约4厘左右。到4月25日,同业拆息更是跌破4厘,降至3.98%。 在美息不减的预期下,港息却逆市下跌,反而资金流入香港市场,所以一旦有美国减息配合,相信香港的减息速度会比预期快,而且香港在2023年底有16亿存款 ,年增长5%,不少港人移民,资金应该减少流走才对。结果,资金反而有易增长,究竟是什么样的资金流入香港? 港股走强,外资的流入是其中一个原因,但国内投资者的潜力也不容忽视。香港的存款利率接近4%,而美国则达到5%,相较之下,国内存款利率只有2%左右。再加上人民币的贬值趋势,国内投资者势必有动机将资金转移至香港市场。 尽管国内有外汇管制,但仍存在各种规避途径。如果香港楼价继续下跌,只要国内开通一些类似于沪深港通的配额,允许国内资金合法进入香港房地产市场,那么当前约60,000个待售房产的库存也不会成为问题。因此,不必对香港楼价过度悲观,我相信下跌的风险已经相当有限。
自从二月底彻底取消楼市「辣招」以来,楼市明显活跃起来。尤其是一手房市场,在三月份总成交量达到4,123宗;不过,成交集中在中小型单位上。 三月份成交量最大的楼盘是日出康城的Season Place,共售出540套单位;其次是恒基在深水埗的Belgravia Place,售出410套单位;泰峰位于坪石区,成交324套单位,排名第三。这三个楼盘都以中小型单位为主,售价在700万以下的单位普遍畅销,一旦售价超过1,000万,需求就显得相对疲软。 上周,长实在黄竹坑站推出其上盖物业BLUE COAST,首轮发售422个单位。该物业以大户型为主,起价1,000万,平均售价为1,850万。尽管推出时的平均每平方呎售价为21,968元,相较于同区其他近期楼盘的开盘价有近三成的折扣,此举在市场上造成了不小的震动。 然而,在当前楼市主要以满足刚性需求和自住为主的环境下,对于BLUE COAST能否迅速售罄,市场意见显著分歧。 BLUE COAST首轮发售取得显著成绩,成功售出413个单位,占全部可售单位的98%。此次发售使发展商套现近75亿港元,创下了2013年4月《一手住宅物业销售条例》实施以来,单月成交金额最高的新盘记录。 此盘开售当天,人潮涌动,售楼处人满为患,排队等待登记的买家长龙甚至延伸到了商场外的天桥及对面的港铁站,场面极为壮观。 最值得关注的是大手买家的表现,项目分为F、A及B组。F组主要是购买5至8套单位的买家,共有15组客人登记,其中3组各购买了8套,其余12组各购买了5套,F组总计售出84套,约占总销售量的20%。 前线同事报告,几乎所有F组买家都是普通话使用者,其中一些已持有香港身份证,而另一些则仅持有内地身份证明。A组的买家可购买最多4套单位,此组共售出219套。F组和A组的大手买家共售出303套,占所有可售单位的72%;这两组中,内地客户的比例同样非常高。 由此可见,在「撤辣」政策的影响下,不少国内客纷纷来港寻找合适的房地产投资机会。实际上,全球很多受国内人士欢迎的大城市,都对外国买家征收相关税项:英国为2%,澳大利亚在6%到10%之间,新加坡高达60%,而加拿大的一些热门城市甚至对外国人购房设限。相比之下,香港对外国人购房并没有特别的征税措施,买卖自由且没有限售政策,这样的开放环境无疑极具吸引力。 大手客的表现给我们另一个重要启示:只要价格和份量吸引人,即使平均楼价高达1,850万,也能吸引投资者的眼球,促使他们重新投入楼市投资。这为楼市的发展注入了重要的信心! 笔者认为,本地的购买力无疑受信心影响,目前尚未完全释放。但只要发展商的存货持续减少,降价促销的压力减轻,市场信心将逐渐恢复。这种情况下,楼市有望展现出一线曙光。
上周,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宣布楼市辣招全面取消,市场原本也有不少人估计可能会保留额外印花税,一方面防炒风,另一方面担心这会令8万多个单位变成随时可以推出市场,令放盘量大增为楼市添加压力。 但财政司司长表示,根据去年由三年改两年的经验,相信机会不高! 令人感到惊喜的不只是全面撤辣,而是金管局全力配合,同时放宽按揭,$3000万以下住宅物业都可以从银行按揭达到70%,压力测试也取消了,可谓锦上添花。 财政司司长在记者会上表示,一旦措施没有成效,将会继续出招,全力挽救楼市,显出政府对救市的决心! 另一个重要的政策,政府决定优先发展北部都会区,而明日大屿则会延迟,暂时不会动工填海。有评论甚至认为明日大屿最终都会消失,无论如何未来的新增土地将会减少。 此外,未来一年的土地出售计划将主要推出一些优质地块,地理位置优越,流标的可能性较低,开发商也不会承受太大的资金压力。 在新房定价方面,也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度的降价。 政府从上次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教训中吸取经验,这次可以说是采取了更为有力的措施,旨在恢复市场对房地产的信心,效果将会立竿见影! 撤辣首四天,一手新盘的尾货已经售出超过200宗,而周日开售的长沙湾新盘共有138单位,吸引了大量购房者,售楼处人潮涌动,预计能够一举清空库存。加上其他尾货,预计周日将售出超过300单位。 此外,新盘也再次吸引到了大宗购买者的关注,例如在红磡一个新盘,有一位购房者一口气购买了十个单位,而在西营盘也有购房者一次性购买了六个单位。 据了解,这些购房者多利用有限公司购买,只需支付较低的首期款,并利用长达720天的成交期。由于是现楼,还可以出租,实际支付仅相当于楼价的4%就可以持有两年,相当于购入了两年期权,期间还能够转售,风险低回报高,成功吸引了投机者的眼球。 另外,根据同事反映,在新盘的售楼处,说普通话的买家比说广东话的更多,国内买家似乎对新政策更受落,国内流行的社交媒体也有大幅报导。 过去十多年国内人的财富累积了不少,若能成功启动这群买家的购买力,香港楼市又再有一番新景象!
今天想先跟大家讲一个故事,沙田第一城有位资深的代理A君,他是区内数一数二好生意的经纪,主力做第一城的二手买卖。 楼市撤辣后他在与一位买家跟业主签买卖合约时,业主临场反价,结果不欢而散! A君虽然少做一单,但也无可奈何地将客人带到九龙区一个正在热卖的新盘示范单位。 结果客人一见钟情立即成交,还非常感谢A君的介绍。因为价钱差不多,由原来买40年 楼龄的旧楼,变成买新楼。而且,不但不用付佣金,经纪还有现金回赠,明言以后会再介绍更多亲朋好友予A君。 原先业主只同意支付一半的佣金,导致与买家的总佣金仅为6万多,与此相比,新盘的实际佣金收入却高达16万多,存在巨大差距。A君威胁称将会把更多的二手客户引导至新盘。 撤销限购政策后,二手房业主对于反价封盘的现象较为普遍,但实际上,急售情况并不多见。相反,对于不急于出售的业主来说,他们更倾向于维持价格或稍作调整后再封盘。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手房源的供应仍然十分充裕,且价格相对较低,选择范围广泛。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改变。 仅在三月上半月,一手房交易量就已超过了2,000套,这清楚地显示了市场对于一手房的高度需求。据市场消息透露,上半个月一手房的佣金收益已接近3亿,相较去年某些月份仅为1亿左右的佣金收入,可谓收益丰厚。 因此,那些仍然专注于二手房交易的代理人可能会遭遇较大的挑战。此外,近十年来加入行业的代理人更多地专注于为居住者提供服务,而不是处理投资者或投机者的交易。 他们对于一些问题,如客户购买多个单位、如何通过有限公司购买房产来降低风险、以及应该选择哪种类型的物业等等,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 除了投资客,国内买家也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客户群体之一。如何吸引他们?如何跟进?这是另一门学问。国内流行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与Facebook或YouTube等平台的操作方式有所不同。 作为代理人,必须紧跟时代的变化。客户来源已经改变,购房程序也在改变,不能仅局限于熟悉的小区。扩大业务范围,可能需要与其他地区的同行合作。 数字化转型的改变使得新人更容易被认可,过去成功需要多年经验,而现在新人懂得利用各种数字化平台和社交媒体,可以更轻松地脱颖而出。然 而,有经验的从业者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快速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利用新的手段,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因此,他们必须加快脚步,迎头赶上,否则只会被淘汰在后头!
2023年澳洲房产市场表现不俗,Domain房地产集团新近发布的2023年终报告总结了买家找房的位置偏好和所寻找的房产特征,显示了海外投资者最关注的地区所在。 报告发现,澳洲各首府城市的房价达到了70万澳元的高峰。 然而,随着近来房价的上涨势头持续放缓,预计2024年买家将会感到轻松一些。 报告说,澳洲各地售出的房产数量创下新高,包括312,579套独立房和115,893套公寓房。 以下为澳洲各州最受买家青睐的8个地区: 卡伦湾 Cullen Bay 布鲁克菲尔德 Brookfield 克洛韦利 Clovelly 福雷斯特 Forrest 百特立角 Battery Point 东汉普顿 Hampton East 安利 Unley 贝德福代尔 Bedfordale 报告发现,最受买家欢迎的独立房一般拥有四间卧室、两个卫浴间和两个车位;最受欢迎的公寓房一般拥有两间卧室,一个卫浴间和一个车位。 至于购房者们喜爱与追求的房产特征,从关键字搜索方面可以体现出来。 “学习”的搜索由2020年的第五位上升到现在的第二位,由此可见“学习”也越累越重要生活方式和位置成为更多的焦点,人们对“游泳池”、“庭院”和“水景”的搜索也在上升。而“庭院”的搜索词也逐渐在代替“阳台”。 随着 "老奶奶公寓 "的兴起,租房市场的紧俏以及人们希望有一份被动、更多的工作空间或跨代居住的需求也在增加。 以下为2023年找房时搜索量最高的9个词汇: 游泳池 学习 景观 水景 新房 庭院 车房 棚屋 老奶奶公寓 照片取自 Domain.com.au Domain认为海外移民人数已经达到了顶峰,预计将在2025年恢复正常。近期的移民人数将继续影响澳洲的房地产市场。经过Domain的分析发现,人口增长对房价具有长期累积效应。 因此,在2024年及以后,人口增加将继续对澳洲房地产市场起到推动的作用。再加上紧张的租凭市场,这使得购房更有吸引力,并可能在面对租凭的挑战下,有一些人可能会选择购房。 作为享有盛誉的房产科技集团,居外IQI一直致力于为华人在海外建立梦想之家。 我们对澳洲不同社区有着深入了解。如果您有任何关于澳洲买房的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在香港置业,尤其是年轻人购房,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现象在全世界的大城市都属于常态,并不罕见! 笔者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不少置业难的报道,当中会引用不少指标去证明这种现象,部份指标可谓相当吓人,例如置业负担指数达72%,看似非常严重! 首先,此指数是根据一个面积45平方米(约480平方呎)单位的楼价,以7成按揭,20年供款计算出每月的按揭供款,再除以私人住宅家庭收入中位数而计算出来。 现时全港平均楼价约每呎$15,000,480呎的单位即是约$720万,每月供款以3.75%计算,平均每月供款约$29,000,而相关家庭入息中位数为$40,200,所以计算出来便是约72%。 这个数字表面上看似合理! 但当中有些细节大家不妨细心考虑一下。 首先,全港的私人自住单位有超过60%是完全没有按揭,这指数是假设大家都有70%按揭,已经是没有反映大多数的情况。 大家可能会认为指数虽然未能反映全港情况,但年轻人首次上车置业绝大多数要按揭,也能反映他们的困难! 但是$720万的楼价,也是个全港的平均数。如果年轻人上车,多数会选择较易负担的新界楼。 根据2023年底差饷物业估价署的资料,45平方米的住宅在新界的平均价是约每呎$10,300,总价在$500万左右,如果用此楼价计算出来的负担指数,就下降至50%左右,相对于原先的72%就更加能够反映上车的真实情况! 另外一个经常被引用来证明置业难的指标就是香港连续13年,成为全球楼价最难负担的城市榜首。此指标说2023年香港的楼价相对入息比率为18.8倍,即香港人要不吃不喝约19年,才可以成功置业。 这比率远高于第二位的澳洲悉尼(13.3)及第三位的美国三藩市(12)。 这种直接比较很容易发生很大的偏差,就以悉尼及三藩市作比较。这些城市的税率非常高,高收入人士的入息税往往超过40%;反过来,香港的税率最高也只是15%。 香港置业人士可动用的税后收入远高于悉尼及三藩市。 若将指标改为税后收入,香港的指标会变为22倍,而悉尼也是22倍,三藩市则是20倍。 况且香港有约一半人居住于政府的资助房屋,比率也是远高于欧美等国家,用全民收入平均数计算也会令指数容易产生误解! 笔者提醒各位,在阅读各类指标时,必须小心了解其背后的定义,才能完全避免以偏概全,真正了解事实的全部!
此前,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在金融时报发文「香港已玩完」(引起社会上热烈的讨论。 西方人士对中国及香港发表恶意批评其实见怪不怪,当中不少人,根本对中国及香港没有深入认识,但罗奇一向被视为「中国大好友」,1980年代初便在香港和中国经济研究有30多年,一直看好中国及香港的发展! 此次立场倒转,因此更令人关注! 罗奇在其文章中是用恒生指数的表现认定「香港已死」。他说从2019年至今,恒生指数由3万点下跌至现在16000点,跌幅近半。从1997年回归至今,恒生指只涨了5%。 恒生指数只是金融市场内几十只股票的股价表现,何以能够反映香港的盛衰,股价不升长跌,涉及多种因素,美国股票屡创新高。 依罗奇的思维,岂不是美国的国力应该如日中天? 实际情况正好相反,美国的两党政治内耗严重,国内分裂也很明显,对外债台高筑,美之地位岌岌可危。 今年尾大选,特朗普一旦未能当选,其支持者可能不服从选举结果,要求推翻结果,发生动乱也有可能,「美国已玩完」的机会似乎比「香港已玩完」更见说服力。 虽然不同意其结论,但也研究了他提出的三大因素,借此理解西方人如何看香港,也有价值! 罗奇认为第一个因素是本地政治,由2019年的「逃犯条倒」引发大规模示威活动,令中央实施「国安法」削弱了香港的自治,令「五十年不变」的承诺腰斩! 笔者持截然相反的观点。若没有国安法和23条,外国机构(包括间谍组织)在香港和中国境内的活动,香港政府没有足够的法律基础去监管及制裁。这与“一国两制”和50年不变的承诺毫不相干!笔者也寄望在爱国者治港的环境下,中央有信心让香港有机会进一步普选特首,让外国人明白香港的高度自治,并没有改变! 第二个因素是国内经济的困局,特别是「三个D」,即高债务、通货紧缩和人口结构老化(Debt, Deflation and Demography),笔者同意国内经济短期面临的一些困难,也令香港受到影响! 中国过往过份依赖房地产的发展模式,转向消费型,寻求高质量发展,No Pain No Gain,经过艰难日子,相信好日子会重临。 至于第三点是中美之间的竞争令香港这个「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受到影响,这无异令香港与欧美的贸易减少了,但其他地区的机遇却不少,例如中东及东南亚。重点是香港能够转型,适应世界的改变。 任何一个地方,墨守成规不求进步,自然会被淘汰,香港也不例外。 罗奇的言论正好警剔我们要加倍努力,不要被人家看低!
根据差饷物业估价署最新公布的数据,2023年官方楼价指数为312.1,这表明在2023年楼价下跌了6.75%。与2021年高峰期的392.7相比,这意味着香港楼市在过去两年间经历了20%的降幅。 不仅如此,成交量方面的表现更加令人担忧,一手住宅在过去两年内的成交量一直维持在一万宗左右,达到了10年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二手住宅的成交量也连续两年维持在每年约36,000宗左右,甚至低于2003年(SARS)的46,000宗。 在低成交量的情况下,业主和发展商面临出售物业套现还债的困境。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也采取了保守的策略。 最近有一则新闻报道指出,即使是以低调着称的富豪何祟本家族也不得不向财务公司借入8,500万港元的短期贷款,而这笔贷款的利息率竟然高达20厘。尽管这个家族拥有大量豪宅,但由于豪宅难以出售,他们只能寻求财务公司的帮助来解决资金压力。 这只是问题的一小部分,面对高利率和疲软的市场成交量,银行开始执行迫仓贷款(Call Loan),业主只能接受“低价”才能出售物业来偿还债务。然而,这种降价可能会进一步削弱市场信心,银行也因此加大了催债(Call Loan)的力度,形成恶性循环。 根据差估署的数据,过去一年内租金上涨了6.61%,与楼价下跌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中,购房者面临着高达7.5%的印花税,这显然抑制了购房的热情。 尽管租金持续攀升,发展商的物业却陷入了滞销的境地,预计空置待售的物业高达3万套,呈现出“有楼没人住”的另类景象。 上周,广州市政府公布了进一步优化限购政策的消息,不仅放宽了对120平方米以上物业的限购,而且对于居民家庭将自住物业转为出租,购买新物业时可以相应减去持有物业的数目。这一政策变相为业主购买物业出租提供了便利,消除了一些政策上的障碍。这种灵活的政策措施值得香港学习! 在即将公布的新一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大家都期望财政部门进一步减轻负担,甚至可能考虑“全面撤辣”。作者一直认为,并非必须“全撤”,只需在必要的方面进行优化就可以。其中,让香港本地居民可以购买多一套物业出租,与广州市的优化措施不谋而合。 在楼价已经下跌20%的临界点上,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楼价继续下跌。尽管目前尚未见到悬崖性崩盘的迹象,但必须提前采取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一旦发生潜在的问题,要重建市场信心将变得更加困难。期待财政预算案在2月份为市场带来一些正面的消息,为经济和房地产市场注入一些稳定和信心。
美国 | 澳洲 | 加拿大 | 英国 | 泰国 日本最新房价报告 弱势日元推动2016年的日本出口贸易,吸引了更多外来外资,2016年日本经济弱复苏,不过,日本国内消费仍因为多年时断时续的货币紧缩而滞涨。但日本住房市场在2016年却表现红火。2016年,东京公寓二手房均价涨9.1%,明显好于之前一年1.01%的涨幅。东京住宅价格在2016 年4季度环比上涨1.16%。>>>详细 日本重点城市租金回报率 日本买房流程 对于初次去日本置业的外国人来说,了解日本的购房流程、交易费用、房价等信息是基本的准备工作,知道了这些基本的信息后,开展后面的购房工作就变得容易许多。居外网整理了日本买房流程、费用及最新房价等方面的信息供大家参考。>>>详细 日本房贷流程 对于多数想去国外置业的国内买家来说,能否贷款买房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日本的房贷办理也不例外,既要找到能对外国人提供房贷的银行,又要了解各个银行不同的贷款条件和利息。居外网整理了外国人去日本办理房贷的大致流程及可供选择的银行信息供大家参考。>>>详细 日本房产税费 各个国家房产政策不同,外国人在买房时需要缴纳的税费也不尽相同。在日本买房时,除了购房款外,购房者还需要缴纳哪些费用?后期的维护管理阶段需要缴哪些费用?出租、转让时卖家又需要缴纳哪些费用?居外网整理了日本房产在各个阶段的房产费用供大家参考。>>>详细 本文系居外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什么是FIRB? 在澳洲,如果您是外国人(包括临时澳大利亚居民或外国非澳大利亚居民)并且打算投资澳大利亚房地产,那么可能需要先得到FIRB的批准。 FIRB英文全称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就是澳大利亚的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是一个政府部门,负责评估那些想要在澳大利亚投资或买房的外国人的申请。 FIRB的存在是为了确保投资将有利于澳大利亚经济,并控制房地产市场房产库存量。外国投资者通常只能投资新房。这有助于防止投机,哄抬房价。 什么是FIRB说的外国人? 澳公民或永居或新西兰公民且是一个人买居住性物业,不需要向FIRB申请。 如果是夫妻两人买,双方都是澳公民,或一方是澳公民另一方是永居,不需要向FIRB申请。 如果是夫妻两人买,一方是澳公民,另一方不是澳公民也不是永居也不是新西兰公民,且两人联名买不分比例,不需要向FIRB申请。 如果是夫妻两人买,一方是澳公民,另一方不是澳公民也不是永居也不是新兰公民,且两人联名买但分比例,比如50%对50%或20%对80%,那另一方就需要向FIRB申请。 如果是夫妻两人买,一个澳永居,另一个是外国人,那个外国人需要向FIRB申请。 如果发展商已经有FIRB允许卖给外国人的批准,外国人不需要向FIRB再单独申请。 什么时候申请FIRB? FIRB包含了海外人士在澳洲投资的各种可能,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农业用地,矿业等等,本文只涉及住宅地产方面。 根据澳大利亚的海外投资规定,外国人在购买澳大利亚住宅类房产前需要申请外国投资标准(FIRB)。而住宅地产包括四大类别:全新住宅,二手住房,空置住宅用地和再开发用途物业。 A. 全新住宅 根据澳洲税务局的定义,全新住宅是指: 从未被作为住宅出售 经历了重大翻修 同一块土地上的推倒重建 全新住宅的交易基本是海外投资者选择最多的房产类型。有部分体量相对大的开发商会先将其开发的楼盘向FIRB递交申请,FIRB可能会批准一定比例的楼盘卖给外国投资者,开发商也会将FIRB批准的文件附加在购房合同中,在买卖过程中购房律师可以帮忙查看。 B. 二手住房 在住宅用地上非新住宅的统统视作二手住房。(不包括宾馆,汽车旅馆等商业住宅) 具有临时签证的居民购买二手房的条件如下: 将二手住房作为澳大利亚主要居住地,不可租用该房产的任何部分,即不可作为投资房和度假屋 该二手住房必须在临时签证到期前的三个月内进行出售 C. 空置住宅用地 临时居民包括海外人士允许购买闲置土地并且从批准之日起4年内完成住宅开发。 至少建造一栋住宅 竣工前30天内向政府提交房屋建造完工证明 在住房竣工前不得出售和转让土地 D. 再开发用途物业 经过FIRB批准后,海外投资者可以购买已建立的住宅进行重建,但是前提是要保证新建造的住宅数量大于原有的数量。(其中老房子拆了重建一个新房子是不符合的,但是建一个Duplex或者建公寓项目都是符合的。) 外国投资人士购买空置二手房用于重建需要满足以下的条件: 在重建前现有住宅不能有人居住 新建住宅必须在批准日起4年内完成 完工后30天内向政府提交完工报告或入住证据 FIRB费用 一百万以下房产为14100澳元(约67759元人民币),住宅价值每超一百万加28200澳元(约135518元人民币)申请费,如下图: FIRB申请费链接:https://firb.gov.au/sites/firb.gov.au/files/guidance-notes/G10-Fees.pdf 房产过户 在澳洲购买房产,无论自住或者投资,选择有经验和可靠的过户代理,让您避开政策风险,减轻费用。 澳大利亚法律执业博士林汇铭 为您解析澳洲投资法与移民法 联系邮箱:hi@auslawreview.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