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793个相关内容

施政报告谈变革

今年的施政报告不仅在楼市政策上占据了重要篇幅,行政长官李家超更是在报告中多次提到“变革”与“改革”。 其实,香港的角色一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转型,从渔村、转口港、制造基地,到中西文化的桥梁。如今,香港的转型与发展正面临重要机遇。 报告中提出的建设黄金储存仓库的计划,旨在助力香港成为国际黄金及贵金属交易中心。香港交易所早已在伦敦设有金属交易所(LME),而本地的认可仓库则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投资、衍生产品、保险、仓储、贸易及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此外,大幅降低烈酒税率的举措,亦为香港建立新的烈酒交易中心提供了契机。中国大陆是烈酒的主要市场,香港因地理优势具备发展潜力。 施政报告的另一亮点,是打造“留学香港”的品牌。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拥有多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如中大、港大、科大等,具备进一步发展成为亚洲高等教育枢纽的条件。前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建议香港鼓励中外私立高校来港办学,参考美国波士顿的经验,在麻省理工周边50英里内已汇聚了超过100所高校,包括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等,公私立、文理科兼备。 香港政府可以通过优惠土地租赁的方式吸引这些学校,让其在港设立校区,学校关闭后土地自动归还,减少政府开支的同时带动高等教育发展。这些外国留学生在港学习期间不仅会带动消费,还可能选择留港工作,为香港增添人才。 不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城市,要实现变革和发展,离不开领导者的方向指引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去年「减辣力不足」,今年「加甜欠预期」

上周三公布的施政报告备受期待,尤其是在当前楼市低迷的背景下,人们希望政府能为楼市注入新动力。虽然政策中提及了不少楼市相关内容,但刺激措施的力度略低于预期,或许未能满足部分人的期望。 唯一落实的政策是将新投资移民入境计划的认可投资范围从原先仅限于工商物业,扩展至5000万港元或以上的住宅物业。然而,这一门槛相当高,加上去年投资移民的成功个案仅有几十宗,因此对市场的实际影响非常有限。 此前坊间盛传的多项提议,如青年置业贷款计划、允许强积金用于置业首期、放宽高端人才资金来港置业等,均未在报告中出现。新增的措施仅是提高40岁以下年轻人购买居屋的机会,这将使购买力更多流向居屋市场,反而对上车盘不利。 对市场有长远影响的,反而是金管局同时宣布放宽住宅按揭条件,所有物业无论价值、自用或投资,私人或公司持有,按揭上限一律为七成。加上“辣招”税项的取消,这对投资者入市显然更为有利。近期市场上的新盘也出现了更多“一客多食”的现象,投资者(俗称“西饼客”)积极入市。在减息的背景下,投资者的入市趋势将有所提升,放宽按揭后将有助于扩大杠杆效应,预期回报率将更高!这一系列因素将有利于交投回升和楼市价格的企稳。 施政报告中「规管劏房」是另一个重点,淘汰劣质劏房的初衷无疑是好的,笔者也表示支持。然而,必须意识到,当劏房升级为简朴房后,供应量势必减少。笔者推测,政府的如意算盘是通过增加公屋供应来弥补这一缺口,但问题在于目前轮候公屋的队伍仍然十分漫长,这无疑会给现有的住房需求带来额外的压力。 市场上其实有不少空置的工厦和商厦,政府应考虑如何活化这些资源来填补简朴房供应的不足。这不仅可以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还能有效缓解公屋轮候的压力,可谓一举两得!通过合理改造这些空置建筑,既能增加住房供应,又能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总体来看,施政报告的措施相对温和,预计不会导致楼价快速反弹。不过,方便投资者入市的方向是正确的,有助于推动楼市逐步回归健康发展。

组合拳,拳拳到肉,股市飞升,楼市又几时

上星期,香港股市大幅上涨,从约18300点飙升至20632点,涨幅超过12%。周五的成交额更是达到4457亿,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切的背后是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 首先,出场的是金融系统的三位主要领导:人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总局局长李云泽和中证监主席吴清。他们宣布降准0.25%、降息0.5%,以及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降低至15%。这些措施虽然在预期之中,但起初大家对其效果并不抱太大希望。 然而,紧接着又公布了8000亿的货币政策工具,其中5000亿将提供给证券公司、基金和保险公司,允许他们将债券、股票ETF和沪深300成份股等资产转换为国债或央行票据等流动性高的资产,以便快速变现,但这些资金只能用于再投资于股票。另有3000亿用于支持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回购,利率则定在1.75%。 三位领导还表示,若这些措施有效,资金没有上限,后续可以继续增加投入。最后,他们还透露,中国人民银行将推出类似香港盈富基金的平准基金,直接买入股票并长期持有。如果上述措施顺利实施,将对疲弱的中国股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国内经济形势不佳,股市疲软的同时,楼市的复苏更是重中之重。单纯救助股市,对整体经济的帮助有限。正当市场逐渐冷静之际,星期四政治局突然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和“实施有力度的减息”,表态非常坚决且清晰。本周一,深圳、广州和上海等地相继宣布取消限购政策,这一系列措施有望为楼市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市场上还传出消息,中国计划推出2万亿的财政刺激措施,其中1万亿将用于对消费品以旧换新和设备升级提供补贴。同时,政府还将向有两个或以上孩子的家庭每月发放每名孩子800元的补贴。剩下的1万亿则用于帮助地方政府解决债务问题。上海和四川等地也传出将发放消费券,以刺激当地消费。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提振经济,促进消费,缓解市场压力。 同时推出多项强有力的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市场清楚地感受到中央救市的决心。因此,外资纷纷转向,抢购中港股票,推动股市屡创新高。 那么,楼市的走势又会如何呢?股市和楼市一样,关键在于市场信心!香港楼市的发展将取决于政府在10月施政报告中是否会推出进一步的措施,以提振购买力并吸引投资者入市。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下周再深入讨论这个话题。

金管局出手快 按揭重回正轨

上周,笔者在专栏中提到银行在审批按揭贷款时的延误,给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金管局在接到代理业界和立法会议员的投诉后,迅速采取行动,财政司司长也与银行进行了沟通。 上周五,金管局联合中银、汇丰和渣打召开了记者会,银行承诺在收到完整文件后,会在两周内通知买家结果。 笔者认为这个承诺是合理的,笔者从未要求银行放松审批标准,毕竟各银行有自己的经营策略,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也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银行一旦拖延审批,整个物业市场就会因此增加额外的不确定性,导致成交量减少,业主的套现能力降低,不得不降价出售物业,这直接影响到物业估值,进而促使银行进一步收紧贷款,形成恶性循环。金管局显然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出手速度比预期更快,这一点值得赞扬。 上周五,另一项重要消息是美国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发表的言论。他明确表示“是时候调整政策,提振就业市场”,这一言论强烈暗示九月可能启动降息。 市场分析指出,鲍威尔没有再使用“循序渐进”或“观望数据”等字眼来形容降息步伐,因此预计九月的降息幅度可能达到0.5个百分点。 笔者认为,九月降息的幅度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联储局的焦点从通胀转向就业市场,这意味着未来一年的降息幅度可能会更大。 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了截至今年三月的非农业就业数据(2023年4月-2024年3月),结果显示,过去一年实际创造的就业岗位比最初报告的少了81.8万个,平均每月少了6.8万个。 此前,每月公布的新增就业数据通常在10万到20万之间,这意味着这些数字被高估了35%至70%。此外,最新的7月非农业新增就业人数也降至11.4万人,创下2020年12月以来的新低,而6月公布的20.6万人也大幅下调至17.9万人。 美国就业市场表现不佳,从上市公司频繁裁员中可以看出,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市场预计,从9月开始到2025年6月,美联储的降息幅度可能会达到2%至2.5%。 虽然,香港的最优惠利率不太可能完全跟随美国的降幅,但银行同业拆息(HIBOR)将会随大市波动。目前一个月的拆息率为4%,如果降至2%,以住宅物业按揭为H+1.3%计算,实际利率将为3.3%,相比当前封顶息率的4.125%,利率有望下调0.825%。 对于贷款者来说,这当然是个好消息,而对于银行来说,按揭业务也将重新变得有利可图。随着利率下降,按揭市场可能会再次活跃起来,各银行之间会为争夺优质客户展开激烈竞争,市场将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市场兴奋退却 买货寻宝好时机

上周五,城市领先指数( CCL ) 数值跌至144 ,逼近今年的低位143.02 ,周跌幅达1.4%,延续此前四周下跌趋势,累计跌幅1.97%。其实,自二月底“撤辣”之后的10周, CCL呈五升五跌,累计涨幅仅0.69%。 不少人认为“撤辣”对楼价推升的效应明显消失了!但在同一天内,一手新盘市场却出现三宗过亿元豪宅成交。 当中包括,赤柱黄麻角道的One Stanley以逾1.46亿沽出一栋洋房,实用面积3304呎,花园1121呎及737呎天台,呎价$44,200 。 另一单为薄扶林碧丽轩, 洋房实用面积4326呎,连接891呎平台, 775呎天台,及63尺花园,成交价为1.5亿,呎价$34,674 。 最后一单是半山的21 BORRETT,实用面积2169呎,以1.15亿售出,呎价$50,200。 其实,五月份至24号已经有9宗过亿元的成交,而26及27号更有九龙半山的缇外进行招标。如无意外,又会多2宗过亿成交,本月估计会有11宗成交案,比四月份的6宗上升83%。 这类超级豪宅卖家,大多数都是国内或东南亚买家,如果仍有重税辣招的话,成交量一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辣招对于外地人的影响仍然持续。 至于整个一手市场,截至24号共成交1227宗,相比四月同期的1433宗下跌了15%,情况并不太严重;大家可能会指出同月发售的日出康城Park Season只成功售出27伙,占推出154间的17.5%,生意非常惨淡。 笔者发现即使撤辣后,暂时只释放了用家的购买力,而日出康城此盘自撤辣后已经进行了多次销售,成功售出750单,同区买家一下子相信已被消化。 相反元朗站上盖地YOHO Hub II 重推,即使加价也售出210个单位,而沙田珑珀山也在重推,沙田区新盘一向量少,相信又会吸引到用家的注意力。 撤辣后,对投资者的最大障碍已经清除,但仍未观其大量入市,高息环境相信也是主要原因。但相信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出现减息,笔者估计美国联储局会减息一厘至一厘半。 相反,租金在需求带动下,仍会继续上升。尤其在今年夏季的高峰期,大量高才通及学生都会加入场租的行列。到明年,利息收益跟租金收益会很接近,相信买住宅收租又会引起投资者注意。 笔者估计市场上会出现两种新投资者,第一款是以往主力投资商铺的家族及机构投资者,由于市场萎缩及在家工作的改变,无论铺位及写字楼已经出现大量空置,回报欠佳,便令此类买家要改变其投资组合。 住宅胜在租金稳定,他们可以借住宅价格低潮时,大手向发展商购入大批单位,甚至单幢物业,打做成学生宿舍,或高级老人宿舍等等!在辣招全撤的背景下,不再只买工商物业!投资组合更平衡! 另一款新买家,可能是金融市场的基金,可以购入一批住宅打包成ETF的金融产品,投资移民便合资格购买,ETF也可通过港股通售予国内投资者。笔者也不是金融专家,当中有些条例可能需要配合,但只要有市场,相信政府也乐于配合,令市场出现更多买家! 撤辣后的第一波兴奋可能会渐渐退却,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仍然会继续影响市场,只要减息落实,市场就会有变化;大家不要对市场看得太淡,对于个别买家,相反人弃我取,别再心灰意冷,可能就是买平货的好机会!

申请加入日本国籍的方法和费用

社会的进步让国籍开放的程度逐渐变高,同时也可以自由的选择国籍。 大多数人更换国籍是为了让自身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或享受更多的福利和优势。一般都选择发达国家入国籍,成为公民之后享受的社会福利条件和本地人同等。 移民日本的浪潮从未间断过,也有人在日本留学或者工作之后会选择加入该国家国籍。 关于入籍日本的方法和具体流程通过,我们将在以下内容里为你详细分享! 一、海外人士获得日本国籍的方法 1. 在日本连续五年及以上有固定的住所,如果这一条件无法满足,这几点满足其中任何一个也能行: 在日本出生并且定居,或者在日本连续拥有固定住所三年,父母其中有一方是在日本出生。 在日本连续居住满十年或者更久。 在日本拥有固定住所满三年及以上时间,且是日本公民的子女。 证明自己拥有的住所或者在日本居留的时间也日期范围内,同时还要提供期间离开或者返回日本的时间。护照、签证的时间都可以作为有效证明。 2. 最低年龄必须达到18周岁,并且提供自己的年龄是达到国家规定的法律年龄。 3. 证明自己品行端正。提供正式犯罪记录检查报告,且报告显示你没有任何犯罪记录。 4. 证明自身有资金或者有能力在日本能够维持生计。有工作并且已经申报,移民局可能会去工作地进行相关的询问。 5. 获得日本国籍后必须放弃其他国籍,日本是不允许存在双国籍的。 6. 参加资格预审面试。 满足日本入籍的要求之后,主动联系在日本居住地的地方法律事务局司法部,该部门会对你安排一次面试,初次面试筛选会以电话的方式进行,满足条件还会进行第二次。 7. 参加第二次面试。这次面试相对来说比较具体,还要提供对应的资料。主要有结婚证、出生证明、护照、国际旅行证件、就业证明、资产证明、居住或住所证明、成绩单或文凭教育证明、犯罪历史证明、身体精神状况证明。 8. 观看入籍的视频,只要进行申请都需要观看。 9. 汇编自己的证明文件,可以详细研究参考手册。通常准备好之后需要联系负责个案的官员召开申请会议。 10. 参加一次或者多次申请会议。主要目的是完善和补充不足的证明资料。 11. 资料被检查的期间需要耐心等待。 可能会随时被联系,要求提供更多的材料和信息。 申请的过程可能需要好几个月。 12、参加最终的会议。该会议主要是你的申请会被当地的法律正式接受,法务省受到材料批准后,就正式加入日本国籍。 对于大多数海外人士来说获得日本国籍的方式就是以上内容,除此之外,还有通过承认亲子关系入籍日本的方式、通过出生而获得日本国籍。 二、申请过程中需要的费用 关于申请加入日本国籍需要费用并不是特别多,主要有复印文件的费用、路费、手续费、时间成本费用、国籍邮件费用等等。 通常情况下所花费用大约为6010日元。大多数证明书的费用都是300日元一张,如果需要提供驾驶证明,费用则是670日元一张,基本证明通常是110日元一张。 具体的花费还是要根据申请人的实际情况判断。 入籍日本的实际操作并不困难,福利也较吸引人,因此成为了许多外籍人士的选择。 如果你有想入籍日本的想法,却对申请流程、条件、费用等各方面不太熟悉,可以把联系方式留在下方,我们会联系您根据实际情况给你推出合理的方案,帮你把对应材料准备齐全,让你尽快获得日本国籍。

挑选代理要小心 操守经验不可缺

  近日,消委会公布今年首8个月接获11宗针对地产代理的投诉,涉及未披露物业曾有人堕楼、失实平面图夸大面积、以及村屋花园不入契等问题。香港市场实行双边代理制度,地产中介需同时平衡买卖双方的利益,促成交易的过程中,角色复杂而具有挑战性。 笔者认为问题通常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操守问题:代理可能明知物业是凶宅、平面图有误或花园地契为租借,但仍选择故意隐瞒。另一个可能性则是代理能力和经验不足,甚至连自身也未察觉到这些错误。 上述提到的例子中,代理明显存在过失,买家仍有机会追讨损失。然而,置业陷阱层出不穷,涉及的金额往往巨大。 上个月就有买家因业主隐瞒负债,代理和律师未能及时发现,导致订金损失逾70万,并可能无法追回。消委会的11宗投诉相信只是冰山一角;不少案件由于证据不足,投诉难以成立,令问题更加复杂。 消委会还提醒不要轻信“包租”、“包赚”等存疑的承诺。这类案件往往属于“口说无凭”,客人和代理各执一词,最终只能凭运气和依赖法官的判断来解决。 如今,越来越多人通过网络平台寻找房源,虽然方便快捷,但由于代理与你素未谋面,他们提供的资料可能存在不实,纯粹是为了吸引买家。为了保障自身利益,遇到这种缺乏操守的代理应立即终止交易。不要因为佣金低或房价便宜而冒险,否则可能最终得不偿失。 市场上还有另一种趋势,买家倾向选择销售成绩优异的Top Sales。这类代理往往屡获殊荣,促成交易的能力毋庸置疑。然而,他们是否能够同时保障买家和业主的利益却未必可靠,甚至可能恰恰相反。为了达成交易,他们可能隐瞒了不少关键信息,增加了买家的风险。 市场上也有买家偏好选择一些新人代理,认为他们操守纯真,不会耍手段。然而,笔者并不建议这种做法。毕竟,新人经验不足,面对复杂的交易往往应对不力,难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反而可能让买家陷入不必要的困境。 事实上,无论是在内地、台湾,还是香港的房地产市场,都有代理公司为买卖双方提供各种保障措施。例如,提供凶宅查询与披露服务、假业主引致的损失赔偿、失实陈述的赔偿,甚至提供冷静期,让买家和业主在交易过程中更加安心。因此,在选择代理公司时,建议买家多做调查研究,以确保选择可靠且有保障的服务。

特朗普将回朝 机会比困难多

备受关注的美国大选最终由特朗普获胜。选前民调显示,特朗普与贺锦丽的竞争异常激烈,选票差距可能非常接近,最坏的情况可能是落败的一方拒绝承认结果,进而引发市场动荡。 然而,实际情况是,特朗普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赢得了七个摇摆州,选举人票超过300票,远远领先于对手,总票数也突破7,400万票,比贺锦丽多出近400万票。 此外,共和党不仅重新掌握了参议院控制权,众议院的席位也遥遥领先,相信最终会是特朗普的囊中物。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的施政将不再受到民主党制约,可以尽情施展,这将对香港的经济、股市和楼市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目前媒体的主流报道集中在特朗普可能大幅提高对中国60%的关税,这将极大影响中国的出口,拖慢中国经济的复苏,并可能推高美国的通胀,进而放缓降息步伐,甚至可能转为加息,房地产市场将首先受到冲击,形势严峻! 事实上,特朗普加征关税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美国的贸易赤字,增加美国工人的就业机会,因此他一直反对强美元和高利率。笔者预计,特朗普上任后,将采取各种措施压低美元汇率,以提升美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 特朗普所提到的增加关税,似乎更多是作为谈判的筹码,目的是通过施压对手,迫使对方做出让步。 笔者认为,大家必须关注马斯克的角色!此次他全力支持特朗普,不仅每天在社交平台X上积极发声,还亲自出席集会助阵,甚至每天捐赠100万美元支持特朗普的政纲。如果特朗普败选,马斯克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如今,马斯克是特朗普的重要支持者,未来将肩负重要职责,协助施政。他在中国有庞大的经济利益,特斯拉一半的产量来自中国,他懂得如何与中国领导人沟通。再加上特朗普本身也具备商人思维,注重实际利益而非意识形态对立,在中美竞争中,马斯克将发挥重要的沟通作用。 事实上,特朗普的上台,对中国和香港的最大好处,是缓解台海战争危机。在特朗普的上任期内,他没有发动任何战争。而在他此次的胜利演讲中,他提到自己是来结束战争的。 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将回归二战前的孤立主义,即“美国优先”。他不愿为台湾出钱出力,更不会开战。世界和平,远比任何事都更为重要!

注册制度大落后 楼宇业权争议多

最近市场上有一个备受关注的二手住宅买卖案件。由于卖方隐藏了债务,导致买家最终损失了全部70万订金,案件复杂至极。 律师楼在卖方债务未解决的情况下为何仍将订金交给卖方? 注册文件上出现了第三按揭——邓小姐的身份是什么? 邓小姐所贷出的270万借款为何现在只要求收回60万? 市场传言称,最终交易未成交的真正原因是买方无法获得按揭,导致订金被卖方没收,而非因卖方破产或债务问题未能成交。此事可能会引发警方介入,笔者在此不便对此案件做进一步评论。 假设此事只涉及个别律师楼职员失职或犯规的话,那就是个人职业操守问题,论点及解决方案就在于如何加强监管而已。 相反,若整件事的流程操作都是合法合规,但却都未能保障买家的订金或权益,问题反而更大,涉及整个制度! 笔者回顾当今香港的土地及楼宇注册制度,发现其确实显得相当落后。虽然在土地注册处可以查到物业的拥有人,但这并不法律上保障其拥有真正无瑕的业权。 法律上也未规定所有文件必须注册。任何新文件的出现或现有文件的错漏都可能影响业主的业权。 因此,每次买卖时,律师事务所都需重新审查所有契约文件,一旦发现文件有错漏或因法规变更,可能会导致业权出现瑕疵。 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小巴司机案》。在这个案件中,小巴司机通过妻子的名字购买了物业,土地注册处显示的业主名字是妻子的名字。由于妻子隐瞒了丈夫并在未告知他的情况下出售了物业,法律最终判定真正的业主是小巴司机,因此妻子无权出售该物业,买卖被宣布无效。结果,新买家虽然已支付了首期并申请了按揭,但最终却一无所有! 政府对这些情况早有察觉。早在1988年,政府就成立了工作小组,并于2004年7月7日通过了《土地业权条例》。根据新条例,只要在土地注册处成功登记的业主,将获得物业不可推翻的业权。 这一制度已经在中国内地、澳洲、德国、荷兰、新加坡以及大部分实施普通法的地区广泛运用。遗憾的是,自立法以来已超过20年,政府仍未能有效落实法例,制度上的缺陷依旧存在,交易风险也因此持续存在。 在选择地产代理和律师事务所时,大家必须更加小心谨慎。不要仅仅依据费用的高低做决定,信任和服务质量同样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盛事之都欠焦点 美食天堂更实际

为了振兴香港疲弱的本地消费,政府计划在2024年举办210项“盛事”。然而,刚刚公布的七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仅为291亿元,按年下跌11.8%,而2024年前七个月的总值也下降了7.3%。 尽管“盛事”数量庞大且成本高昂,其实际效果却备受质疑。行政会议召集人及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也曾指出,许多“盛事”的成效有限,形同“倒钱进海”,建议应以“盛事贵精不贵多”为原则。 的确,数量众多的“盛事”令人眼花撩乱,包括玩具展、文具展、灯饰展、货运研讨会、WOW Submit、Chubby Hearts Hong Kong等。大家是否对这些“盛事”有所了解呢? 笔者也意识到,虽然“盛事”主要集中在几项大型活动上,但在没有“盛事”的日子里,如何吸引消费并带动经济效益呢? 关键在于,成功举办“盛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政资源。仅凭“盛事”来吸引顾客成本过高,“盛事”只能作为吸引新顾客的手段。一旦顾客来到香港,必须有其他理由让他们再次光临,才会真正带来经济效益。 过去,香港曾是购物天堂,但随着时代变迁,网上购物兴起以及国内税率的降低,香港的购物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笔者认为,香港作为“美食天堂”的招牌仍有很大潜力。以米其林2024年为例,香港拥有79间一星至三星的餐厅,涵盖粤菜、沪菜、法国菜、意大利菜、日本菜等传统美食,还有印度菜、宁波菜、南美菜、韩国菜、粥面店、海鲜店,甚至分子料理等多样选择。 除了高价菜馆,平民食肆也不少,有214间餐厅入选推介。香港的美食不仅丰富多样,能够跨越文化,还需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感受。美食是每个人的渴望,香港在这方面依然具备独特魅力! 香港不仅继承了美食的传统,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货运枢纽,世界各地的食材能迅速运抵香港,使得香港在餐饮国际化方面领先于许多城市。 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香港必须在种类和质量上不断提升,而不是仅靠平价竞争。成为美食盛事之都将帮助香港持续吸引顾客,促进餐厅生意的繁荣。 除了带动就业和提高铺位使用率,还能间接促进商用物业的租赁市场,最终使本地消费者也从中受益,实现多重好处!

我们对 《居外用户使用协议》《居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进行了重大变更,敬请关注。 在您使用居外产品或服务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 由于协议的变更,原注册用户将无法登录,需要重新注册。对此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 我们对 《居外用户使用协议》《居外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进行了重大变更,敬请关注。
  • 在您使用居外产品或服务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
  • 由于协议的变更,原注册用户将无法登录,需要重新注册。对此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